第五百四十三章 买舰 (第2/2页)
了一眼姜诚,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毕竟美国海军的爆船已经开始了,在船坞里,现在有一百多条“弗莱彻”级驱逐舰的订单正在消化。 美国一直在准备战争! “好了,谈谈价格吧。”姜诚说道。 罗斯福先开价说道“巡洋舰一艘四千万美元,驱逐舰一艘一千万美元,我们附送每门主炮三百发炮弹。合计两亿美元!” 姜诚立刻摇头说道“一口价,一亿五千万,我们首付三分之一,其中一千万为黄金,其余的钱战后付清。” 罗斯福皱眉说道“不行,这样的话,我们无法达成共识,这样吧,一亿九千万,你们首付三分之一,其中两千万为黄金,收船的时候再付三分之一,其中两千万为黄金,其余的钱战后付清。” 此时的黄金汇率大概是80万美元一吨,这一下就是要五十吨黄金,即使是花法国的黄金,姜诚也心疼,这还没买什么呢,战列舰、航空母舰、重巡都没到手! 姜诚立刻否决道“不行,这样的价格我们无法接受....这样,一亿七千万,贵国再送我们三十架B-17,70架P-40战斗机吧。我们首付六千万,一千五百万为黄金,收货后再付五千万,其中一千万为黄金,其余的战后付清。” 罗斯福虽然感觉这个搭配挺奇怪的,但还是点头说道“好的,合作愉快!” 回到住所,在那里等候多时的司徒美堂立刻问道“情况怎么样了?” 姜诚笑道“放心吧,都谈妥了,一亿七千万,其实罗斯福的确是挺客气的,我一开始以为会花两亿五千万以上,看来罗斯福很看重我们这只舰队可能发生的作用啊。” 司徒美堂点点头说道“那就好,接下来要引爆那个炸弹吗?” 姜诚摇摇头说道“等我命令吧,一切准备好就行,还差一点火候,现在加快把日元全部换成美元的速度,我们这些船可不准备花自己的一分钱啊!”
司徒美堂摸着胡子说道“姜先生放心,到时候一定会给美日一个大惊喜的!” ——柏林 希特勒凶狠的看着在旁边喝着茶的姜诚,好一会才说道“姜,你不应该给我一个解释吗?为什么希尔会突然成立一个和平军?而且我看得出来,这个和平军的对着日本去的!” 姜诚笑着对希特勒说道“我的元首,那是对着日本的不是吗?我是中国人,对着日本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吧?” 希特勒挥手说道“现在日本是我们德国的盟友!你这样做我很难办!” 姜诚摇摇头说道“我的元首,我也是德国的朋友,我并不想给德国制造麻烦,而且...德国为什么需要日本呢?目的无外乎有二,一个是在南线对付英国,一个是在北线对付苏联,而从现在日本的国内舆论和兵力调遣中可以看到,日本是要南下的,我想问凭借日本的海军实力,就和平军那几个破船烂铁又能给日本制造什么压力?能自保就不错了吧?” 希特勒问道“那你的目的是想做什么?” 姜诚指着墙上地图说道“我的目的是美国!美国的《租界法案》条件那么优厚,我也眼红啊,中国在战后需要一只海军,这也是我一开始买船的主要原因之一。” “你想去美国买船?”希特勒一下就不太愿意了“我们德国难道没有船厂给你买吗?而且你相信日本会输?” 姜诚耸耸肩问道“我的元首,难道德国不需要面对英国的海军吗?被我买走总比被英国人买走对德国更有利吧?而且我也准备在德国买船啊!不过我是准备买潜艇!至于日本是否会输——我之前就说过,日本必败,日本的野心太大而又没有好的战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不过在欧洲这边我倒是看好我们法国。” 希特勒一听也是,德国的船坞中的德国自己的战舰都还没造完呢,而且该死的美国那个《租借法案》说白了就是对着自己来的,据说英国已经拿到了十亿美元的物资额度,而德国去和美国交涉,美国连理都不理,要不是知道美国潜在实力强大,现在的德国也没必要和美国彻底撕开面皮,当然,更重要的是德国也没有能力攻击到美国,希特勒早就想教训一下美国了。 如果要希特勒选择的话,自然也是希望那些战舰不会落到英国人手里。 至于日本嘛....希特勒其实还真的不相信中国能打赢,没看到姜诚都喊口号喊了几年了,日本不还是在中国好好的,但亚洲是亚洲,欧洲是欧洲,为了德国的利益,坑一下日本也没什么,毕竟如果轴心国最后取得胜利,日本就成为了德国的下一个大敌了。 希特勒还是不放心的说道“但是你买了之后去攻击日本,与卖给了英国又有什么区别?” 姜诚继续解释道“当然不一样,我的元首,我可以保证,在中国国内的日军没有被消灭之前,希尔的法国和平军是不会进攻日本的,请您相信我的诚意,我在德国有这么多的产业,我是个商人,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啊。” 也许是真的觉得物资被姜诚得到比被英国或者自由法国得到的好,也许是因为觉得有了和平军后,自由法国的号召力又会下降一些,也许是觉得姜诚有那么多的产业在德国,的确不会做对不起的德国的事情,总而言之,最后希特勒还是捏着鼻子默认了这事。 回到公司,陈南走过来接过姜诚的大衣和帽子说道“东家,希特勒怎么说?” 姜诚坐下拿起旁边的茶水说道“还能怎么说?只能默认了,这件事情本来就和德国没有多少关系,希特勒真正在意的其实是我们对德国的态度,我给了他三十条潜艇的订单,他立刻就不说话了。” 陈南笑道“这就好,东家你不知道,波利尼西亚群岛那边的事情发生后,我们周围立刻多了不少的德国探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