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戴眼镜的神像,峻灵王 (第2/2页)
的昌城村,有点飞来神的意思,认为这是峻灵明王自己的选择,于是峻灵明王庙第三次改址。 直到今天。 如今的峻灵明王庙,也是屡次重修后的。 站在庙前,抬头仰望,可以清楚看到远处的昌化大岭。 在周围都是平原的情况下,如此一座独山,就显得格外挺拔,想注意不到都难。 …… 峻灵明王庙其实不算大。 前为门庭,中为五六角祭亭,后为殿堂,占地面积大概九百平方。平时香火还可以。 有意思的是,峻灵明王的神像,是戴眼镜的。 这莫说大夏境内,哪怕放眼全世界,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在常人看来,神明神像是极为严谨肃穆的存在,即便是女神,也是偏雍容大气,不敢亵渎。 偏偏这峻灵明王不走寻常路。 神明与眼镜,本来是完全扯不上边的两样东西,却一起出现,着实给人一种难以言喻的奇妙感。 你能想象西游记里的玉帝戴眼镜的样子吗? 只能说,很有意思! 其实琼西一直有神明佩戴眼镜的习俗,不只是峻灵明王。 而这种习俗,是从古代就一直流传下来的,但具体是哪一年,已经又无法考究。
据当地村民们表示,在他们认知里,神像的眼镜,是建国前就有了,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拜的。 众所周知,古时候的玻璃,可不像现在这么廉价,即便是清康乾时期,都仍是贡品级存在,民初才逐渐普及到民间富户家中。 不过像这种白铜雕梁、玳瑁镜框的高档眼镜,在当时依旧属于奢侈品级别。 加上海边风沙大,琼西沿海,沙化尤重。 犹记得迅哥儿的闰土,由于常年被海风吹袭,两眼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于是琼西百姓为神灵献上眼镜,以避风沙。 这是比供奉猪头、熟鸡、酒果更为“高大上”的祭品,更能讨好神明,也就理所当然传承下来。 如今百余年过去,戴眼镜的神像,已然成了当地一种特异风俗。 包括但不限于峻灵明王、九天玄女、龙王、佛陀等。 如今庙里保存的峻灵明王神像,是90年代重修后塑的,头戴旒冕,身着帝王袍,戴着眼镜,端坐龙椅之上。 看起来竟有几分时髦气息。 …… 成泉第一次来昌化。 这次是来参加一个大学同学的婚礼。 他也是琼岛人,只不过是儋耳的,距离不算近,好在动车过来很方便。 参加完婚礼后,他又留在昌化多呆一天,打算简单逛逛。 没让同学作陪。 结婚已经够辛苦的了,哪好意思再麻烦人家,只是让对方介绍几处好吃的店铺,然后就开启了自己的昌化一日游。 先在城里吃吃喝喝,然后等傍晚再去海边耍耍。 主要为了看落日和拍照。 作为一个喜欢拍风景的业余尼康佬,成泉最喜欢的就是海边的夕阳。逆光的情况下,拍背影也好看,至少让镜头里的自己显得没那么丑。 拍着拍着,眼见太阳即将完全沉入海面,他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海面上漂来一个大箱子…… 一个行李箱。 写了一个通宵,写完感觉像坨*,果断删掉大半,重新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