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a文集_第八章 隐入尘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隐入尘烟 (第2/2页)

他并不是向对方讨要好处,而是借机恳请对方把拖欠的土地租借款和工钱发给大伙。这种普通而光芒的人性展现,怎不震撼观众呢?

    都说贫穷和苦难与幸福无缘,偏偏这世上还有很多的贫困夫妻在苦难中共同耕耘,彼此携手共进经营当下和未来。只要你深入生活,一幕幕感人画面自然就会出现在你眼前。我承认,这种美好确实越来越少,但我肯定它绝不会死亡!

    幸福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在于你的观点与认知。太多的长篇大论和所谓高深的理论,在真实的生活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甚至是荒唐可笑。

    马有铁和曹桂英不懂得去思考这些毫无意义的因素,仅知道共同去真实的付出与耕耘。麦地,由浅绿到碧绿,再由碧绿到金黄,玉米和洋芋同样是长势喜人。他俩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自己的炕,有了自己的猪,十个借来的鸡蛋也逐渐变成一群长大的鸡。幸福就像墙上的红囍字,再高一丝丝,再高一丝丝、、、、、、

    真爱,哪怕是在苦难中也能催生浪漫,也许这就是苦中有乐吧。为了保护建房的土坯砖不被风雨损坏,夫妻俩在风雨中忙碌了一整夜。没有抱怨,只有相互关心;没有疲惫,只有苦后再次的对生活展望,因为爱抹平了一切。一句“你连哭带笑,鼻涕搅尿。”化解了所有,桂英还送给丈夫一个在笑谈中编织的草驴,这个礼物是何等的珍贵呢?

    炕上有了夫妻俩爱的私语:你听,两槽瓶瓶又开始吹哨哨了。等麦子卖了,我就给你买一台大电视,今后还要带你去市里的大医院治疗。两人都没去过市里,没关系,到时顺便去市里美美的浪浪。

    微弱的灯光下,丈夫用麦粒给妻子的手背印上一朵小花,因为有了印迹就不会丢了。这世上还有哪一朵玫瑰能美过这朵麦花?哪一道佳肴能胜过他俩田间的烧烤鱼?哪一类按摩能比得过马有铁在水渠中给曹桂英搓背舒爽?这种廉价又真实的浪漫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向往吗?

    生活中的磕磕绊绊是避免不了的,再恩爱的夫妻也是如此。残疾的曹桂英因无法掀起麦捆而摔倒,导致麦粒脱落。心疼粮食的马有铁顾此失彼的发了火:“折完了,麦子都折完了。我养个驴它还能给我拉车呢!”怒气中狠狠地推了她一把,让她再次摔倒在麦地。生活是现实的,也是残酷的。

    看到残弱倒地的妻子,马有铁很快就后悔了、心疼了、自责了、内疚了。曹桂英虽然憋气,但更多的是自哀,恨自己不是一个正常的女人,因此她没有反驳的勇气。嘴笨的马有铁只能用行动道歉,一再劝求妻子坐上驴车,告诉她已做好了窝窝。残酷的生活在真爱面前很快就败退,阳光继续照耀在他们身上。因为有了爱,彼此间自然会相互谅解、相互包容,让生活中的不愉快烟消云散。

    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大小不等的灾难,只是马有铁遇到了最大的灾难——病弱的曹桂英跌入水渠身亡。妻子没了,爱不在了,希望也像落日消失。给炕上的妻子再次印上麦粒花,草驴在透过窗的阳光下彻底枯萎,爱的信物已没有了生机。

    安葬好妻子的马有铁卖掉所有粮食,把一千多元欠账结清,兑现给帮助他的人送上几袋洋芋,还上以前所借的十个鸡蛋,再把驴身上所有羁绊卸下放生,吃完人生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鸡蛋后追妻而去。遗留下的猪和鸡自然会有人惦记,拆房的一万五千元黑乎乎的落在他人手中。金钱似乎在告知观众,落在这些人手里便没了价值。几人看向孤单远离的驴,他们到底是在追忆马有铁,还是在思索这头驴的可利用价值呢?

    马有铁走了,他选择了离开。如果我们用乐观悲观、或是积极消极类理论去衡量他,无疑是对他人格的践踏。他虽然失去了真爱和希望,但还有选择的自由,他愿意隐入尘烟。假如还想继续去评论此片,不如静心去思考生活的真谛,尤其是年轻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