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40 相互欣赏 (第1/2页)
吟诗作对是文人最喜欢做的事情,而春花秋月则是最常见的题材,华夏文人辈出,几百年来,留下了许多烩炙人口的诗篇,像描写中秋的佳句比比皆是。· 像唐朝王建的: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此外,像李白、辛弃疾、苏轼、李朴等人,都写下很多有为中秋的传世诗篇。 虞进现一个问题,不知是穿越的缘故,还是古代的原生态有利于智力的开,记忆力越来越好,以前很多只是无意中翻看一遍的东西也记得起来,脑中的诗句很多,但多是明朝以前的人所作。 就是想剽窃,一时间也没想到合适的。 虞进正在苦思时,张居正突然说道:“有了。” “张爱卿快快道来。”隆庆高兴地说。 张居正应了个礼,然后拱拱手说:“那张某就抛砖引玉,还请诸位多多指正。” 说罢,慢慢把自己诗作念了出来:“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好诗!”高拱忍不住赞道:“这诗意境深远,气势磅礴,特是何处无,把那一轮圆月描绘得淋漓尽致,叔大果然是大才。” “好,这诗一听就够气势,本官听着有意思”徐鹏举其实并不会欣赏,但是他也知锦上添花的好处。高拱都说好,那这诗铁定不会差。 张居正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闻言连忙说道:“拙作,拙作。·仅是抛砖引玉之用,让诸位见笑了。” 作为学生,隆庆也笑着捧场:“张爱卿果然才高八斗。” 虞进还没说话,高拱“啪”的一声,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笑着说:“高某也有了。” “中秋朗月静天河,乌鹊南飞客恨多。 寒色满窗明枕簟,清光凝露拂烟萝。 桂枝斜汉流灵魄,蘋叶微风动细波。 此夜空亭闻木落,蒹葭霜碛雁初过。” 高拱这诗不仅长,还很有质量,一诗念完,众人齐声说好,就是虞进也暗暗佩服。 能爬到高位,肯定有其过人之处。处于高位的,不敢说都是忠心爱国、光明磊落的人,不过可以肯定一件事,这些人肯定是饱学之士,没有不学无术之人,像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乖,全是当朝学识渊识、才华横溢之人。 当然,那些靠父荫、世袭的例外。 也许,这样可以完美的诠释什么叫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 在场的有五人。出题的隆庆不用伤脑筋,而有自知之明的徐鹏举,早早就认怂,自己罚了酒。也就是说,现在就虞进一个人没有做。 于是,在场的人都把目光落在虞进身上。 徐鹏举面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不过他眼里闪着精光,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虞进,心里暗暗得意。要知道,即场作诗有点难挥,跟高拱和张居正这二位当朝大儒较量,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再说高拱和徐阶盛名无虚,在短时间内作出了二水平很高的诗作。 “呵呵,虞大才子,现在到你了,你不要急,好好想,不要让本王失望哦。”徐鹏举有些“关切”的说道。 表面是安抚,突则是想扰乱虞进的思路,顺便给他加点压力。· 虞进知道他的用心,不过这场面也不好较真,只能应道:“承蒙大人看得起,下官一定尽力。” “哈哈,年轻人,果然有魄力”徐鹏举突然开口道:“本官最欣赏那些认真的的年轻,这样吧,虞府丞要是做得好,本官重重有赏,要是作得不好,那可要罚。” 虞进拱拱手:“下官明白。” 看到虞进同意,徐鹏举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不过他也爱惜脸面,没有再打扰虞进。 现在作,有点来不及,就是虞进能弄出一打油诗,也不能过关,要是平日,虞进也懒得抢这个风头,认罚几杯就算了,但是来了徐鹏举这个仇家,一来就针对自己,虞进就不想在他面前认输。 树要皮,人要脸,人活一辈子,这脸面还是要的,免得这老小子又在说东说西。 虞进表面很镇定,可是脑中却思如电转,准备翻找记忆,剽窃一充一下门面。 徐鹏举一边喝酒,一边似笑非笑地看着虞进,那是一种很耐人寻味的笑,虞进没看到嘲讽,但也没有感受到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