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唐周已死 (第2/2页)
胆杀人行凶,皇帝下令彻查此案。 刘安看完传书后,眉头紧紧拧了起来。 唐周竟然死了。 他的印象中,张角原定的起义时间并非正月或二月,具体是哪刘安记不清楚了,不过肯定是在今年年内。 毕竟太平道喊的口号就是‘苍已死,黄当立。岁在甲子,下大吉!’ 而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正是甲子年! 恰恰是因为唐周提前向朝廷告了密,才导致张角不得不仓促起事。 如今唐周死了,那无人告密,张角就必然按原计划起事。 刘安不明白自己这个蝴蝶煽动的翅膀为何会影响到唐周的死活,但他明白,唐周死了,自己对历史的先知先觉正逐步消失。 接下来行事必须更加心谨慎,再也不能盲目的信任自己所知的历史了。 刘安心中暗暗警戒自己。 时间已经快到二月,新一年的春耕马上就要开始。 刘安不知道张角究竟会在哪起事,他只希望能赶在下大乱之前将今年的庄稼种到田里。 同时刘安给章迁和关羽传去消息,让他们不要放松警惕,太平道今年必反,只是不知时间早晚而已。
时间一一的过去,始终没有太平道造反的消息传来。 刘安却半分不敢放松警惕,连日来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派斥候去打探消息。 光和七年二月中旬,气温已到了可以耕种的程度,刘安督促涿县百姓尽快完成耕作。 不仅如此,还派吕布和高升带领私兵一同下地,帮助百姓耕作。 经过十余日的辛苦,涿县百姓终于赶在三月之前完成了春耕。 他们虽然不懂自家县尊为何如此着急的催促他们,但心中对于刘安的信任,使得他们无条件听从刘安的吩咐。 …… …… 三月四日,亥时,也就是现代的晚上十一点左右。 洛阳南宫,乐成殿前面的配房郑 中常侍徐奉和封谞围坐在炉火旁,满脸的肃然之色,显示着此时他们的心并不平静。 “还有一刻钟,便是约好的时间。” 安静的房间内,徐奉突然声道: “封常侍,届时你我按计划各自带人从前后两门冲入殿内,务必第一时间拿下子,到时候……封常侍可莫要念旧情……下不去手,不然你我皆要死无葬身之地!” 封谞点零头,道:“咱家自然晓得。” 这句话完,房内再次陷入安静。 两人都很紧张,毫无闲谈的心情,只希望今夜的行动能够顺利进校 长秋宫乃是子就寝的宫殿,距离乐成殿不过几百步的间隔。 殿外防御严密,每隔十步便有一名守卫。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的羽林郎带领羽林卫巡逻,排查隐患。 关羽自担任羽林郎一职以来,每隔五日便会轮到他巡守长秋宫一次。 今日恰巧是他当值。 他性格谨慎,巡守之时自然是一丝不苟,微微眯起的眼睛从来不会放过一丝可疑的因素。 关羽身穿甲胄,腰间悬着宫廷制式佩刀,带着手下的十人队缓缓从却非殿前面,一路绕道合欢殿之前,再绕到合欢殿后面,最后回到却非殿的前面。 然后便会休息片刻,再继续巡逻。 与他一同巡逻的,还有另外三名羽林郎,只不过四人或是错开时间,或是错开位置,交叉巡逻。 休息时间,关羽半坐于却非殿前的石阶上,扶着刀的手越来越紧,眼睛也眯起了危险的弧度。 空气中弥漫的肃杀之气,令关羽禁不住皱起了眉头,他有预腑… 今夜,绝非平静之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