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阡记_第60章 孑然一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章 孑然一身 (第3/5页)

王从密道抬走出去。但能在区区几日内去到燕城?”

    “大都四处是我们的密探,怎能不会发现蛛丝马迹?”

    “燕城与大都相隔三百多里,陆路崇山峻岭,根本行不通,只能走水路。”

    “而水路关卡重重,过往船只都要经反复盘查。他们能躲过连番严查?”

    “就算这些人躲过重重眼线关卡,但整个大酋,有几人能解得了太上王身上的毒?”

    “所以,就算人被救出,我也有十成把握,人会死在半路了!”

    “所以,我敢肯定,这份讨文有诈!”颉尤一番分析,笃定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本王心神还是不宁!”扶泽道。

    “大王稍安勿躁!老夫已经吩咐下面加派斥候打探消息了。”颉尤道。

    扶泽微微点点头,道:“本王还是安心不下,还是请众位爱卿进宫商议应对之策,万一父王真在燕城,本王只能弃城逃命了!”

    颉尤自己理解扶泽担心并非多余,他清楚自己跟扶泽的所作所为,那一条不是灭族之罪?

    “大王稍后,老夫这就召诸位同僚进宫商议”颉尤道。

    ……

    就在扶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大酋王在扶民、少轩岳等的陪同下,不做任何掩饰,乘坐八马大车,从城主府出发,穿街过市,直奔城外的军营。

    就在大酋王的马车驶出城主府后的片刻夫,一只只信鸽冲天而起,飞向四面八方。

    两三个时候后,整个大酋国,再远的部落都收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消息:大酋王扶山、二王子殿下扶民,齐聚燕城,现已入军营!

    领兵回大都基本属实!

    收到确切消息的人,心态各异。

    忠于大酋王的部落酋长、酋王们喜出望外,忠于二殿下扶民的一脉更是喜极而泣,而端坐在大都王位上的扶泽则面如死灰!

    追随他的那些臣子们,已经吓得面如土色!

    无他,大酋王回到大都之日,就是他们灭亡之时!

    反抗?拿什么反抗?

    靠大都守军对抗?

    那些守卫军听到大酋王要回归,蠢蠢欲动,好些军部已经不停号令了。

    有些城外的守卫军更甚,开始清除三王子这一系安插在里面的人了。

    “国父!左相!该如何是好?”王座后面的扶泽已经乱了方寸。

    “大王,燕城到大都,一般船只走水路乘船的话,沿燕江再入巴江,顺流而下,一天时间就抵大都。大军的话最多两天,走陆地难些,最多半个月。是抵抗还是走,请大王快定夺!”左相庚阳道。

    “国父!你看!”扶泽六神无主。

    “依老臣之见,走吧。”颉尤神色黯淡道。

    “国父!去哪?”扶泽道。

    “康虞!”颉尤道。

    康虞?

    在场所有权臣闻言神色大变。

    “那是我大酋死敌!国父你这是让我等投敌?”在场众臣异口同声道。

    “除了康虞,谁敢收容我等?”颉尤大喝道,“诸位且安心,我恩师定保我等平安,至于荣华富贵,也不是难事!”颉尤淡然道。

    “国父,你恩师是何人?康虞人?”有人出声问道。

    “诸位到了便知!时间紧迫,不想被清算的就赶紧回去收拾,半个时辰后从西门出发!”

    ……

    大都,开始乱成一锅粥!

    大酋王在少轩族军士的重重保护下,登上停靠在码头边那条最大的战船。

    不多时,大大小小二十余条战船,徐徐向下游驶去。

    燕江边,少轩族的战马嘶鸣,战旗招展,五万人马沿江并进。

    浩浩荡荡的少轩族大军分水陆两路,杀向大都。

    ……

    各部族闻风而动,不管是拥护老酋王为老酋王助拳的,还是只是观望看戏的,甚至明帮老酋王暗里想为扶泽出力的,无不纷纷点足本族精锐,马不停蹄朝大都赶去。

    此时此刻,俯瞰大酋国大地,四面八方的人马如一条条黑龙汇海,朝同一个地方汇聚。

    ……

    大都,王宫,惊慌失措的宫女、侍女如寻母小鸡,四处奔逃。

    大都城内同样一片慌乱,新王、国父、左相早带着一批权臣逃忙。

    此时的大都仿佛成了无主之城,已经出现好几起烧杀抢掠事件,所幸老太后及大相首及时出现,震住了场面,避免整座城池失控。

    ……

    两日后,护送老酋王的战船顺利抵达大都郊外。

    大都城外守军将领率部迎接,稍稍整顿后便朝大都进发。

    ……

    大都十里亭边。

    大相首领着文武百官早早在此等候。

    当老酋王王驾抵临,大都的文武百官伏地拜迎……

    ……

    老酋王重登王位,一道道王旨传下,朝政速度稳定,那些叛臣该抓的抓该砍的砍,快速无比,大酋王铁腕手段,杀得那些逃不及的乱臣贼子人头滚滚。

    同时将扶民立为储君,并命扶民待各部族人马到大都后,整合人马追捕逃亡的三子、劼尤等贼子。

    扶民领命,也不闲着,马上搜罗工匠赶制一批弓弩及机弩。

    ……

    次日,大酋王朝会后正在书房批阅奏报,门外传来扶民的求见通报,大酋王让通传官请扶民进来。

    扶民礼毕,说道:“父王,大相首昨晚夜访,大相首说他暗中查到了一丝蛛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