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让人眼红的技术 (第2/2页)
手笔的投入,瞒不过从小就跟着父亲参加董事会议的王紫然。 而眼下她有一新的提议,但必须得到陈青峰的许可,那就是是否可以利用新型抗生素迅速变现,然后将获得的资金重新投入到癌症药物的研发当中! 靠捐赠运营的研究中心,依赖于捐赠者的财力,但如果在短期之内,捐赠者的财力耗尽,那么研究基金也就难以继续维持下去。 一开始陈青峰也是这么想的。 他并不想直接靠着研究基金会自己运营下去。 而是通过到慷慨的捐赠。 但眼下中美两家研究基金会都给他传来了喜讯。 因为他们取得的成果都有可能直接变现。 …… 王紫然于是坐上了前往马来西亚的飞机。 而紧接着杨安妮也知道了这条消息。 她在医药行业干了这么多年,当然知道,陈青峰的两家癌症研究基金所取得的成就是什么样的级别? 不过可惜的是医药产业界不会让这种前沿的科技这么快的面世。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会侵犯到现有医药利益集团的利益。 想象一下,一旦新型抗生素问世,并且通过了3期临床。 直接成为了可以在临床上使用的药物,那么最近这几年,制药公司花了大力气研发出来的新药又如何收回成本。 从普林斯顿制药集团的角度来考虑。 陈青峰继续投钱研发关于弗洛泰因的副作用,这对普林斯顿制药来说是一件好事。 因为一旦成功,成果是在普林斯顿制药之前投入的基础之上取得的。 这就等于有人花钱帮普林斯顿制药,解决生产出来的药物存在的问题。 但如果研究的方向偏离了这个角度,那对于普林斯顿的制药来说就是一个威胁。 更先进,更安全,更有效的抗癌药物,一旦问世,如果不再使用普林斯顿制药的关键专利,那就意味着这么多年来投资的60多亿美元的研发经费,瞬间打了水漂。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杨安妮只是普林斯顿制药的高管。 公司的利益只和她的薪酬有关系。 但如果真的有颠覆性的技术问世,她为什么不能插一手呢? 所以这一次杨安妮反而按兵不动。 甚至她还有一种想要看一看陈青峰新技术实验效果的想法。 杨安妮故作不知情,但是通过自己的人脉,陆续的从中国的学术界以及美国的学术界,侧面印证了两家癌症研究基金会取得的成就。 从中国那边得来的消息是山中申之的成果,让制药商感到恐惧,不光是中国的制造商恨他,日本的制药企业也同样痛恨他,还有那些在国内投资的外国制药企业。 因为山东教授的成果,威胁到了他们每年数千亿,从胰岛素以及降糖药物中获取的利润。 而美国这边也同样如此。 陈青峰的研究所,如果按照这一次研发抗生素的过程来看。 研发成本只有传统研发经费的二十到三十分之一。 这项新技术简直让全世界的制药巨头看红了眼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