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开脉 (第2/2页)
/br> 丹药入腹,药力缓缓释放。 赵林按照长老教授的导引之法,将药力引至气海,再不断向之施压。 在药力的助推下,气海xue忽然坍缩了一下,再骤然膨胀,自然而然地生出一股吸力来。 这股吸力直达脊椎中的灵根节,周围的灵气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赵林不由暗暗惊叹此间丹药的威力。 灵气在脊椎附近聚集,却不得其门而入。 赵林也不着急,只是按照口诀反复挤压气海,坍缩,膨胀,如此往复。 过了约莫一刻钟的工夫,气海xue生出一道气旋。 腹下似有一只小珠,不断旋转。 赵林习武多年,这种感觉却是第一次体会。 小珠越转越快,气旋慢慢放大,如漩涡一般,吸力越来越强。 又过了半盏茶的时间,终于水到渠成,灵气挤开脊椎的“命门”xue向体内涌入,再由督脉行至任脉,汇入气海! 有别于习武修炼出的劲气、元气,灵气凝练如脂,生机盎然,虽潺潺若细水溪流,却有浩大如海之意。 直到气海xue充盈鼓胀,再也无法容纳一丝灵气时,赵林知道时机已到,气海反向旋转,将灵气推入经脉。 灵气在经脉中流转,周而复始,一遍一遍来回洗刷。 周天四十九转之后,忽然“嘣”的一声响。 赵林印堂处轰然似炸开一般,犹如醍醐灌顶,先是灰蒙蒙一片,继而澄明透彻,生出一片偌大的识海。 只觉神清气爽,仿佛开了一双天眼,方圆十丈之内纤毫毕现。 开脉成功! 赵林第一个开脉成功,掌院和两位长老都立时感应到了,不过脸上并无惊讶之色。 武修本就擅长此道,第一个开脉自在情理之中。
踏入修真的门槛,赵林脸上并无欣喜之意,因为接下来还有一桩要紧事:冲击xue窍。 人体一共有四百多个xue窍,但不是所有xue窍都可以用于修炼。 只有其中一百零八个先天xue窍能感应并容纳天地灵气,也被称为“气窍”、“灵窍。” 冲开气窍,吸纳灵气,化为自身法力。 炼气境修士修炼的就是这一个零八个气窍,每冲开一个气窍,法力便强大一分。 而每冲开十二个气窍,量变引起质变,修为上升一个层级。 由此炼气期分为九层,一至三层为炼气前期,四至六层为炼气中期,七至九层为炼气后期。 开脉初成,正是身体最为活跃之时,须趁此机会冲击气窍,越多越好。 但在这一关,赵林却遇到了阻碍。 跟他在先天境时遇到的情况一样:习武多年,xue窍不知经过多少次锤炼磨砺,强韧坚固,冲击起来极为艰难。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武修会单独成为一个派系。 从前他以为既然自己已经修出灵根,修炼的也是同样的功法,接下来的路应该与普通修士无异。 而实际上普通修士的xue窍没经过如此锤炼,冲击时要容易得多,武修却是中途改道。 从前的成就,变成了如今的负担。 不过也有好处:武修的xue窍经过拓展加深,能容纳更多灵气,意味着相同境界时,武修的法力更强! “看来终究要走一条不一样的路,好在路上并不孤单。” 就在赵林全力冲击xue窍时,林超然第二个开脉成功,掌院等人一齐向他看去。 作为唯一的地灵根弟子,林超然开脉之后,身体发出“嗤”的一声轻响,毫不停顿地冲开了一个气窍。 接着便是第二个,第三个…… 一路势如破竹,冲到第十个气窍,仍然势头不减! 周洪方、聂奎和吴传褀三人相互对视,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灵根品阶只是修炼天赋的一个大致估量,具体仍有许多变数,而开脉时冲开的气窍越多,说明修炼天赋越好! 冲开十个xue窍,已经是近几十年表现最好的弟子,能不能更进一步? 三人都不自觉地收拢手掌,握成拳头。 林超然也没让他们失望,十一个,十二个……直到冲开十四个xue窍,才耗尽灵气,蓦然停下。 周洪方等人相视骇然不已。 接下来,陆续有弟子完成开脉,不过没人出声,以免打扰正在行功的同门。 弟子们相互观望,都觉得对方出尘脱俗,气质发生很大变化,恨不得找只镜子自揽一番,看自己是否也是如此。 总体而言,灵根品阶高者先开脉完成,中下品次之。 不过赵林比较特殊,当所有弟子都结束行功时,仍闭目端坐。 有的弟子疑惑不解,有的弟子暗暗摇头。 等了一炷香的工夫,赵林终于睁开眼睛。 众弟子一见,立刻喧哗起来,纷纷打听别人冲开了几个气窍。 林超然排名第一,冲开了十四个气窍,进入炼气二层。 除他之外,最好的一人也只冲开了八个气窍。 余下者,下品灵根大多只冲开两三个气窍,中品灵根四五个,上品灵根多为六七个。 赵林冲开三个气窍,排名中下游,心中却并不感到失落。 自己本来没有灵根,能修道已是万幸,如今步入炼气境,哪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况且道途漫漫,不必计较一时,路还长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