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皆如所料 (第2/2页)
准备充分,还特地备了纸笔,将郭瑜所讲《五经正义》里的经典内容注解写下来,好回去复读。 这一下却让本就胆怯的郭瑜,手足冰凉,忍不住暗思:他在计什么?统计自己的过失? 自己一直小心谨慎,没有犯错吧。 “陛下驾到!” 便在这时,外边传来一阵高呼。 郭瑜吓得脸色苍白,手中的戒尺都掉落在地,满脑子的“完了完了完了”。 李治双手扶背入内。 陈青兕、李弘、贺兰敏之、李尚丘等人纷纷起身相迎。 “儿臣见过父皇!” “见过陛下!” 李治伸手示意免礼。 陈青兕起身的时候,注意到了他手上似乎拿着一本奏章。 李治摸了摸李弘的脑袋,又摸了摸李尚丘的脑袋,以示亲近。 李弘是他的儿子,而李尚丘则是李孝恭的嫡长孙子。 作为唐朝宗室功勋最高者之后,李尚丘的地位显然也不一样。
李治对着郭瑜点了点头,道:“博士继续讲课,陈爱卿,我们出去说。” 陈青兕跟着李治走出了学堂,往西行去。 李治对于东宫还是很熟悉的。 君臣二人一前一后,来到了太子府的一处凉亭。 “且看看!” 陈青兕看着李治递来的奏章,打开细看,赫然是韦弘英弹劾自己的奏章,洋洋洒洒的千字,主抓自己僭越之说。 陈青兕心中暗笑,确实他也感受到这种情况。 不少人将自己明升暗降视为自己被冷落了,却不知这只是其中一个可能,还有另一种可能,是李治过于重视,谨慎对待。 如果是后者,那不正撞枪口吗? 不过李治将这奏章给自己,八成也有警告之意。 自己在北方行事,确实有几分踩红线…… “臣知罪!” 陈青兕没有任何辩解,老老实实的领罪。 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其实类似的奏疏,朕收了不少,都是弹劾爱卿的……说爱卿行事有僭越之嫌。可朕却觉得,爱卿为国退敌,为国锄jianian,所行之事,利国利民……” 他声音陡然拔高道:“何错之有?” “只是……”他话音一转,说道:“终究是人言可畏,以后爱卿行事,注意一些。” 陈青兕感动道:“谢陛下体恤。” 李治还想借题发挥,突然一名千牛卫急匆匆的跑来,他被千骑挡在了外边,嘴里高呼:“陛下,有紧急军情,议政厅诸相面圣,吐蕃出兵青海湖。” 李治脸色骤然大变。 自从陈青兕提出了吐蕃威胁论以后,他就开始部署陇右,加强陇右方面的军事应对能力。 这还在进行之中,吐蕃竟先一步入侵青海湖…… 李治立刻道:“回宫!” 他快步走了三步,回头望着恭送姿态的陈青兕,深深的看着他,这一切,皆如他所料。 吐蕃在这个时候动兵,绝对不是偶然,应该是察觉到了自己的调配部署,抢先行动。 铁勒五姓叛乱如此,吐蕃竟也如此。 “爱卿也一起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