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如假包换  (第1/2页)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正文卷第八十七章:如假包换最新网址:“到底是在故宫里开的餐厅啊!这价格就是不一般。”    “啧啧!两千一斤的贡米,两千都够我家吃一年的米了。”    “虽然逸哥的手艺的确很强,但188块一份的炒饭,还是有点逆天。”    “吃不起吃不起,打扰了。”    眼看着直播间观众或是嘲讽,或是调侃,李逸笑而不语。    如果是他来卖,这价格至少还要翻一倍。    因为黄小明只算了材料的价格,却没有算他的人工费。    手艺也是值钱的。    为了学到这门手艺,他在梦境空间呆了二十多年,这不算钱?    不过他已经和节目组说好了,签了合同,按天拿工资。    所以定多少钱的价格节目组说了算,他只负责把菜做出来。    卫星车上,王恬也看到了观众的嘲讽弹幕,但她早有准备。    “导播,切采购素材。”    在她的吩咐下,节目直播画面切换到了剪辑好的视频画面中,那是李逸带着刘艺菲、赵金麦和吴垒去逛农贸市场,采购食材的视频。    从那天逛完市场回来以后,王恬就让后期抓紧时间,把视频内容剪辑了出来,就是为了应对今天的这种状况。    随着视频的播放,节目直播间里的观众也看到了李逸采购食材的全过程。    视频中,李逸和批发市场老板交谈的声音都收得一清二楚。    米贩老板神秘兮兮的拿着一袋米出来,抓出一把给李逸看:“这是真正的京山桥贡米,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那种,这是孙桥镇里那几块贡米田里打的,一年就三千多斤,卖完就没了。    那几块地从明朝嘉靖年间就被当成贡米了,每年都派官员到当地监种监收,到现在已经有四百多年了,县志上都能查到。”    画面中的李逸抓起一把米闻了下,然后仔细打量着,一边介绍:“京山桥贡米的特点是干、整、熟、白,青梗如玉,腹白极小。并且其颗粒细长、光洁透明,它的长度是所有贡米里最长的。    当地有民谣唱这种米,说是桥米长,三颗米来一寸长,桥米弯,三颗米来围一圈,桥米香,三碗吃下赛沉香,说的就是这种米的米粒很长。    看这米的长度,的确是真正的京山桥贡米,就是光泽度稍微差了点,应该是去年的米。    不过去年的米也可以,价格上比较有性价比,两千块一斤,不算贵。    要是今年的新米,那可就不是这个价格了,而且还未必买得到。”    画面一转,李逸又来到了一家卖蘑菇的店铺,向老板咨询着蘑菇的价格。    “老板,有新鲜的干巴菌吗?”    “没有,得空运。”    “松茸呢?”    “也没有,得空运。”    “能订得到对吧?”    “看运气,就算能订到,在京城买,价格也很贵,得先给定金。”    “新鲜干巴菌多少钱?”    “最少八百一斤。”    “贵了吧?”    “已经给你便宜了,现在这个季节,在当地买新鲜干巴菌都得三五百一斤,这里是京城,要发空运过来的,没挣你钱。”    “松茸呢?”    “新鲜的要碰运气,能联系到就有,品质好的最少也得三千一斤,越大越贵。”    “差不多,松茸干呢?”    “松茸干更贵,最次的也要两千一斤,不推荐你买,好的六千一斤,贵是贵了点,但一分价钱一分货,纯野生的,味道绝对够。”    “行情价,帮我称一斤顶级松茸干,再帮我订两颗鲜松茸,要顶级货啊!别拿什么姬松茸糊弄我。”    “放心啦!伱懂行的,我怎么骗得了你?而且我这里做生意的,跑不了的,要是骗了你,我还怎么做生意?”    “其他菌子也能订吗?”    “看你要什么咯!价格反正都不便宜。”    “我买很多的,打个折咯!”    “好啦好啦!给你按九五折算啦!这种鲜菌子真的不挣钱的,订起来很麻烦的。”    “成交。”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