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崩坏 (第1/4页)
我,汉高祖,竟然穿越宋高宗?风起临安第33章崩坏最新网址:全临安都知道灵隐寺有个小和尚,不忌荤腥,偶尔还能喝上两口酒……也就是这小子才十二岁,毛还没齐,否则的话,恐怕色戒也是要犯上一犯的。 但谁也说不了什么,毕竟这是皇帝陛下亲自开的恩惠…… 天老爷!自从徽宗皇帝笃信道教以来,咱们佛祖家的弟子何时有过离天家这么近的时候! 这些年来大和尚们不但被道士给骑在了头上,那些个儒家的,学理的,也是个个都恨佛得厉害,若不是那昙晦大师舔着脸去讨好那些个文人,还常常把什么“儒即释,释即儒;僧即俗,俗即僧;凡即圣,圣即凡”这种话儿挂在嘴边的话,他们这些大师们,恐怕又要去见一次灭佛的事儿了。 说起来,这位昙晦大师被皇帝夺去了度牒,现在却是连和尚也做不得了。 所以有了道济这么一位人物,众人力捧他都来不及,怎么还敢去斥责他呢。 道济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痛快,至少在绍兴十二年之前,他都很痛快。 就算皇帝不叫他吃rou,他将来也是要吃的,佛海虽然舍不得他,也知道他与佛缘深,但当年他父母把他交到佛海手里的时候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这孩子命薄,只求在佛祖庇下健康的长大,至于别的……李家就这么一个独苗,他终归是要回去继承家业的。” 这种事儿在每一家寺庙里都不少见,佛海也喜欢他得紧,自然也就应了下来。 李家本来就是大家,道济的祖上与赵家还有着亲戚关系哩!他先祖李遵勖是仁宗的驸马,曾经做到了一镇节度使,也就是岳飞现在的位置;其父李茂春原本也是在天台县做官的,只是见不得秦相爷,索性才辞官归隐了起来。 家中显赫,非常人所能及。 所以韦太后在知道这位的身份之后,终究还是对他客气了些。 “你能不能帮帮婆婆一个忙呀?” 她努力的想要自己看起来和蔼一些……可是过了那么多年的苦日子,那苦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一种感觉,也是她这十五年来日子的一种证明。 道济看着这位有些说不出来怪异的老妇人,她脸上全是皱纹,好似被刀割枪戳过了一般,坑坑洼洼的,涂抹再多的粉,也填不平那些个沟壑。 还有一身的金银,隔得老远看,还以为是见着了一樽佛像呢……毕竟在道济的记忆里,除了佛像之外,哪有人会在身上挂着这么多的金。 不累吗? 来之前,他问过佛海: “师父,太后就是官家的娘亲了?” 佛海摸着他的光头说:“是的,她就是官家的娘,亲娘……她在北地吃了不少的苦,也是一位可怜人。” “她要是请你帮忙,若是能帮的,你都帮她一些,也算是报答官家对你的好了。” 所以,现在虽然觉得她模样怪异,道济还是朝着她行了一礼: “太后有吩咐,小僧无所不从。” 受自家男人的影响,韦太后也是只信道不信佛的,可是此刻见他小模小样,却做出了这般姿态,还是有些忍俊不禁。 “那便谢谢小大师了……” 说着,也不过多的废话,她和贴身的几个宫女内侍,带着小道济到了那内宫门前。 看着那扇门,这位太后心头就来气! 别的就不说了,官家就算是真的下了令,不许旁人进去,那你们里面的人就不知道出来吗?! 百姓家过年还得去拜见长辈呢,怎的,到了皇家反而不如了? 真是连半分规矩都没有……既然你们几个身子娇贵不肯出来,那本宫来给你们拜年,总成了吧?! 韦太后现在像极了一个怨妇,一个儿子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怨妇,那内宫门就是她心头的一把锁,若是不能解开,就算是死,她恐怕也不能瞑目。 “瞧见那道门了没……听说以前,九哥儿经常带你进去,你也在里面住过好多些的日子。” 知道她口中的‘九哥儿’就是官家了,道济没有半分隐瞒: “是的,小僧进去过的,非但进去过,王娘子种娘子对小僧都是好极了。” 韦太后早就知道里面有些什么人了,此刻听小和尚提起,心里头的火气忽地便窜了上来: “既是如此,那你便帮婆婆再去一次,去见那种娘子,帮婆婆问她一句。” “太后要小僧问什么?” “问她,本宫还没死呢,她便想着要统领这内宫了吗?” 道济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太后不亲自去问,但是既然已经答应了她,便再没有反悔的理由。 而且师父常说因果,自己已经与太后结下了因,那便要了却了果才行。 想到这里,他又双手合十,朝着太后行了一个佛礼: “那小僧便去了。” 说完,他便朝着那内宫门走了过去。 这里他确实是常来,几乎可以算是熟门熟路了,见门虽然闭着,前方又有一些个士兵,但跟在皇帝身边好几个月,他对这些人并没有常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