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章 法术 (第1/4页)
晋朝接连不断失去数城,胡人实在是强大。再这样下去,晋朝就要灭亡…… 舒妤:“时间太长了,我已经忘记了所学过的法术。” 看来只能用那个办法了。 招魂术! 只有得到张角的太平经,才能拯救晋朝。 本人:受召之魂灵。 廖化:汝是何人?吾在何地? 本人:吾真名尔不便知晓,汝何名?将尔所知皆说与吾。 廖化:哈哈,吾乃廖化。 本人:告诉吾黄巾之乱的真相。 廖化:黄巾之乱……吾早年跟随张角……已经过去很久了(陷入沉思) …… 张角将书卷放下,从袖中掏出一张纸符。 将纸符置于掌心,右手食指中指并拢,指尖对着黄天符凌空虚画几笔,而后对着纸符一点,那符纸便摇晃着飞了起来,飞旋了两圈,便落在他的胸口上。 再看那张纸符,已然变的黯淡无光,失去了先前的那股灵气。 张角将纸符收回,眉心轻皱:果然是中了禁术巫蛊。 禁术又称“禁法”。“禁”有禁止、禁锢、遏制之意。道教认为用此可遏制鬼物、毒虫猛兽和驱治疾疫。 禁术盖由早期气术、符法派生而来,始见于东汉末。《后汉书·方术传》载,徐登、赵炳善越方(即禁术),徐登以气“禁溪水,水为不流;炳复次禁枯树,树即生荑”,以及其他禁火、禁虎诸异事。 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与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以群从行数十人,皆使无所畏,此是气可以禳天灾也。或有邪魅山精,侵犯人家,以瓦石掷人,以火烧人屋舍。或形见往来,或但闻其声音言语,而善禁者以气禁之,皆即绝,此是气可以禁鬼神也。入山林多溪毒蝮蛇之地,凡人暂经过,无不中伤,而善禁者以气禁之,能辟方数十里上,伴侣皆使无为害者。又能禁虎豹及蛇蜂,皆悉令伏不能起。以气禁金疮,血即登止。 又能续骨连筋。以气禁白刃,则可蹈之不伤,刺之不入。若人为蛇虺所中,以气禁之则立愈。” 《抱朴子内篇·登涉》在记述气禁之外,还记咒禁。谓“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凡九字,常当密祝之,无所不辟。” 涉江渡海则祝曰:“卷蓬卷蓬,河伯导前辟蛟龙,万灾消灭天清明。” 又谓:“若道士知一禁方,及洞百禁,常存禁及守真一者,则百毒不敢近之,不假用诸药也。” 《葛仙翁肘后备急方》还有治病之禁咒。如《治寒热诸药方》《治目赤痛暗昧刺诸病方》《治为熊虎爪牙所毒病方》等,皆用咒语治病,其法与咒术无异。 夺魂咒乃是道家禁术。 所谓“夺魂”便是杀死身体原本的主人,中咒者体内的生机会被一丝一线地牵离体内,就如同生了重病,整日缠绵病榻,却又无明确的病因。 短则三年,长则十年,中咒者最终被耗尽体内生机而死,家人却只以为他不过是病重不治而亡。 张角对太平道术的精通,仅是一眼就大致明白。 一张张书页翻动,符箓大全,禳命宫破败符是一个很古老的符箓。 功用:凡人之命宫中有大破败者用此符咒禳之,可免灾害。 咒语:天道清明,地道安宁,人道虚静,三才一所,混合乾坤,百神归命,万将随行,永退魔星。 笔顺:先写一鬼字,如上法,中间写一甲字,竖须特长,再从右上方起斜作七曲,竖末向左右二小提。 已经找到解决的办法了,那便是禳命宫破败符,在此期间要注意安全,用五雷镇宅符防止妖魔侵入,五雷镇宅符,此符由三清符头,雷令,勅召,五雷,煞,罡六部分组成。 分解画法如下: 三清符头:玉清敕,上清敕,太清敕。 雷令:书雷时,云头一部一念,雷公,电母,风伯,雨师,春夏秋冬四雷公。 令字则一气呵成,不用咒。 勅字:勅召五方蛮雷使,依次入东方蛮雷使,南方蛮雷使,西方蛮雷使,北方蛮雷使,中方蛮雷使。 再依次入五方雷,入东方青雷,南方赤雷,西方白雷,北方黑雷,中方黄雷。(注入五方雷炁) 雷字:书雷字如雷令念云头咒,三转一转一念“唵哄哄”,作观想雷霆状。 煞字:天煞地煞年煞日煞月煞时煞一切鬼神逢符自煞,须边书边念,一气念完。 罡字:念十二地支加敕字。 入煞:以笔涂盖住煞字中间一部分,入五方煞及天罡煞,再引五方雷炁注入其中。 再敕符即可。 再接着念玉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 三界之上,梵炁弥罗。上极无上,天中之天。郁罗萧台,玉山上京。 渺渺金阙,森罗净泓。玄元一炁,混沌之先。宝珠之中,玄之又玄。 开明三景,化生诸天。亿万天真,无鞅数众。旋斗历箕,回度五常。 巍巍大范,万道之宗。大罗玉清,虚无自然。至真妙道,元始天尊。 玉清宝诰:玉清,原指三清境之玉清圣境,为元始天尊所治之处。此引指元始天尊。宝诰,诰即告。道门文体之一,系仙真教诫告示之真言。 至心皈命礼:斋醮诵经用语。至心,诚心至意;皈命,即归命。《皇经集注》称:“诚有未至不为至心,少有追悔不为皈命,讽此经永诚不改而恭持,故云至心皈命礼。”此处指在开始诵《玉清宝诰》前先称此示虔心。下同。 上清宝诰 至心皈命礼 居上清境,号灵宝君。祖劫化生,九万九千余梵炁。赤书焕发,六百六十八真文。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纪元洞玉历而分五劫。天经地纬,巍乎造化之宗。枢阴机阳,卓尔雷霆之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玉宸道君,灵宝天尊。 赤书焕发,六百六十八真文:赤书焕发,赤书即指古灵宝经中的《五篇真文》。道经称,该真文发乎始青之天,而色无定方,文势曲折,不可寻详。元始炼之于洞阳之馆,故称“赤书”。六百六十八真文,指《五篇真文》,共有六百六十八符文组成。《度人经》将五篇真文视做天地之根,故称真文。 因混沌赤文而开九霄:混沌,指天地未开辟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