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镜湖映明月_一二九寻芳之旅,不挨揍不足以谈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二九寻芳之旅,不挨揍不足以谈情 (第3/3页)

,取得了权利,地位,还想得到更多并传之于子孙,世世代代荣享荣华富贵,被形而下的利益禁锢了。

    他们读的书很多,却创造出一套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变态理论,那就是人生来是不平等的,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大部分百姓要供养权贵和士大夫精英。

    谁是统治阶级,谁享有特权,靠血统,靠官职,靠钱财来划分。

    本官认为,劳动创造财富,英雄不分出身,要为大多数人谋福利,不是本官有多高尚,因为先贤已经讲透了天道,大爱无疆。

    本官只能沿着先贤教诲直道而行,逆行不仅人会变态,而且遗祸子孙。

    他们可能是一族,一家,一地有威望的缙绅,学者,对家人充满慈悲,但从历史,天下角度看,他们是祸害,是自私自利的裸虫。”

    王之宽代表易水湖商行和掮客,管事们在合院北部主房谈判,一名管事脸色颓败地从主房走出,来到石桌旁,冲李银河拱手道;“在下讨杯茶水。”

    李银河指指茶壶,石凳道;“出局了,必须去易州拉甘薯吧?买了多少粮票?”

    “五万石粮票。”管事倒杯茶道;“人走茶凉啊!屋中人还在谈,背景硬的不仅没有损失,还有些许盈余,一盘散沙,乌合之众。

    你是易水湖商行掌柜李银河吧?在下前吏部尚书王永光大人的管事王吉,能不能少拉点甘薯,这帮混账,甘薯和精米一个价钱,这是让王家顶缸破家啊!”

    “不能!”李银河斩钉截铁道;“如果易水湖商行没有粮食,田生兰接收其他物资只给本官一折价钱,既然下场打击本官,还买了五万石粮食,相比契书约定,本官很仁慈了。

    王尚书毕竟是吏部天官,刚刚卸任,看来在朝堂混得人缘不好啊,刚罢官就被人家推出来顶缸,朝堂同僚不讲武德啊!”

    王吉苦笑道;“王大人历官中书舍人、吏部主事、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刚罢官就被官员落井下石,可见我家大人忠于职守,勤于政事,是位真正的孤臣啊!

    李银河大人,能不能通融一下?”

    “不能!”李银河淡淡道;“能买五万粮票投机倒把,就不要跟本官说什么忠于职守,勤于政事。

    王吉,你也是久历商场,商场如战场,你家商贸特权因权势显赫,亦因失去权势衰败,你以为能保住商铺和家乡土地吗?

    你家能高价买甘薯,朝堂官员还是留了余地的,如果不识相,你知道后果的。”

    王吉叹口气道;“一人得道,全家升天,王大人是族长,自小贫困,曾为人养牛为生,能读书还是得了族人的帮助,人情不得不还。

    在下谨遵王大人教诲,经商还是谨小慎微的,兢兢业业,没想到官场如此冷漠凶险,王家败了!”

    李银河轻轻敲着石桌道;“王家肯定退出商场了,但是本官对王家有恻隐之心,王家满足两个条件,本官给王家一条生路。

    一,王大人主动去易州农院讲课,二,你陪着王大人去农院,暂时在养猪场帮工。”

    王吉脸色通红,怒道;“李大人,过分了吧!”

    李银河拿起茶杯道;“王吉,农院院长是北直隶大儒孙奇逢先生,教授是袁可立大人,王点等大人,王永光大人去当教授不丢人,能进农院,还是看重王大人官历各部,督察院,有真正实务能力的原因。

    前内阁大学士涿州冯铨,哭着喊着想进农院,连个负责后勤保障的职务都没有。

    养猪场是农院重点项目,王之宽每个月都去农院踩猪屎,王举人有没有进步啊!

    你回去和王大人商量商量,走好不送。”

    王之宽与众人谈判完毕,送走掮客管事们,拿着一沓契书来到石桌旁,将契书递给李银河道;“契书基本按照大人的意图签约,权位重的可以用粮票换商品,或用物资赎回本金,稍有盈利;权位轻的,压钱三到六个月,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不弄死那些被抛弃的商贾?毕竟十万银啊!”

    “本官格局宏大,买卖做得就是人气啊!经此一战,京师商贾再也无法紧密团结对付易水湖商行。

    本官哪有那么多甘薯兑现,粮食是战略物资,咱们自己的粮食储备还缺货呢。

    京师商贾们想拿回本金或拿回部分本金,就得用粮食,布匹,盐,糖,茶等战略物资交换。

    我们此次收割的是北地边镇商贾,是田成兰等张家口豪商,断了他们的后台,四十万银,一文都不会让他们拿走,拉拢一批,收割一批,我们实力增强前,宣大边镇还得养几批新韭菜啊!”

    李银河看着嘬牙花的王之宽道;“本官宽宏大量,给你找了踩猪屎的同僚,王永光尚书的管事王吉。

    石桌饮茶,念卿天涯,本官都想念令仪师妹了,令仪师妹有好多弟弟meimei要养,本官还得努力挣钱啊!

    王之宽,你都不带本官去青楼玩耍,本官跟你割袍断义,走,去尝尝你青梅的朝天锅手艺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