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风浪越大鱼越贵 (第2/2页)
r> 只是让江东卒失望的是,这龙阳的百姓似乎都已经听到消息跑了,剩下的一些杂蛮看到江东战船也是纷纷怪叫一声,便朝着山林拔足狂奔。 即使匆匆下船,边射箭边追,最终斩获也不过三五十杂蛮而已。 士卒们因斩获稀少闷闷不乐,董袭倒是很开心。 “彼辈惧我军威,这武陵郡或可一战而下!” 对于麾下的不满董袭也看在眼里,因此当即传令全军: “继续西进,前方还有临沅乃是武陵郡大县,可斩军功!” “临沅之北乃是汉寿,此乃荆南大城,若克之必得孙侯嘉赏!” 董袭乃是江东老将,对于如何激发士卒的敢战之心自是清楚得很。 而果然,听到汉寿之名,麾下士卒们脸上的贪婪之色便再也掩饰不住。 荆南困苦,江东皆知。 但远僻如交州亦有番禺这等繁华之地,困苦如荆南亦有汉寿、临湘、醴陵等地闻名江东。 而事实与董袭的判断相差也并不远,战船再行驶了一段,即使还没靠岸,董袭便已经看到了临沅的矮墙上攒动的人头。 不需要董袭再行激励,船靠岸停稳之后江东军便迫不及待跳下船朝着临沅攻去。 此时若临沅县城中驻守的是那刘皇叔的或者曹丞相的兵马,那江东军绝不至于如此托大。 但这城中的乃是杂蛮?杂蛮……和山越不是一回事儿吗? 那江东军就表示不困了,论打山越,谁能比他们娴熟? 彼辈山越蛮人虽然健壮力大,但既无坚甲也无利刃,拳头再硬,能硬得过刀剑吗?
这也是江东此次征伐山越都能稳cao胜券的最大原因。 而看着对面那杂蛮挥舞着木棒,只有顶端才有可怜的一点铁器,江东兵不屑一笑:果然与山越无异也! 对于杂蛮的棍棒,江东兵避也不避,几乎是本能的便使用了面对山越时无往不利的打法: 以刀乱劈,以矛乱捅。 以兵锋撄其血rou,那不管再怎么健壮也都会变得拿不稳武器! 但以往无往不利的打法似乎在今日遇到了一点问题。 董袭眼看着一个江东健儿以刀劈在杂蛮身上,结果长刀反被杂蛮身上那些可笑的藤条弹开。 这杂蛮势大力沉的一棒畅通无阻的抡在了健儿头上,脖子登时便扭成了一个奇怪的角度,眼看是活不成了。 “这杂蛮较之山越,略为棘手。”董袭如此判断。 但最终结果并不会有何不同,毕竟这杂蛮与山越同样缺铁器,虽有这些怪异的护身藤条,但武器还是木棒木枪之类,如何能胜手执铁器之军?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董袭也同样冲了上去,大声呼喊着让江东健儿以矛御敌: 他已经看出来了,这藤条虽有御敌之功效,但其缝隙颇大,正适合以铁矛破之! 随着董袭的加入,一开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江东军很快便稳住阵线,并开始将杂蛮往临沅县城中压了过去。 因为南方气候地理关系,这里很难筑如北方一般厚实坚固的夯土城墙,基本上都只有抵御野兽的矮墙,这临沅也不例外。 靠着矛兵压制,这道矮墙很快便被江东军夺取了过来。 董袭同样心生欢喜,看得出来这群杂蛮较之山越健壮了不止一筹,定然能卖个好价钱! 但亲卫惊慌的声音很快便打断了董袭的畅想: “将军,东边冒出来了大批杂蛮,我等要不要撤?” 还有援军?董袭皱眉,感觉事情似乎不太寻常。 跳到矮墙上,整个战场的情况一目了然。 临沅的东面是水泽,半人高的水草丛生确实适合藏人,若是换在往常董袭也定会差人查看,但没想到这群杂蛮竟与山越不同,居然会使诈! 董袭心中恼怒,但并不能改变如今杂蛮人数占优的现实。 而且进攻时因为一窝蜂的前冲,此时若是勒令撤军,军令会在这片战场绕几圈都不得而知。 更可能会被临沅县中的杂蛮拖住,最终反被杂蛮包围。 故而董袭选择了最简单的应对,声嘶力竭的大喊: “结阵!御敌!” 董袭心中发狠,即便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依靠兵甲之利,即使硬磨,也要将这群杂蛮凿穿! 面对乌压压的一群杂蛮,听着将军的号令,江东军也总算从抓蛮卖钱的狂喜当中退了出来,开始乱糟糟的结阵。 但还不待结成的参差阵型倒转御敌,对面蛮人当中便有一个肌rou贲起的蛮汉带领着一队杂蛮冲了过来。 明明是步战,但这一群蛮人却冲出了骑兵的气势,为首者更是哇哇乱叫: “早听马先生说江东卒瘦弱,今日俺沙摩柯来试试斤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