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遥想公瑾当年 (第2/2页)
时,只消对视一眼然后叹口气,又有谁能不懂? 因此江东私下里也不免拿这关将军与周都督比较,虽然意见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皆乃英雄也。 故而,这名江夏士卒难免怅然: 三五年前,从周公瑾,赤壁骁胜,一战振威。 如今此时,巴丘誓师,背袭关公,都督知否? 江陵城上,诸葛乔很有礼貌的找士卒借了个矮凳。 将这个矮凳在女墙边上放好,还亲手摇晃了两下确定稳当,诸葛乔这才将meimei抱了上去。 于是诸葛果扎着小辫儿的小脑袋便从女墙的豁口处伸了出去,然后便脆生生“哇”了一声。 “大兄,咱们家着火了!” 诸葛乔无奈的轻笑一下,好在此时城墙上有不少人,皆在翘首看向江水南岸,也并未有人会对一个小女孩随后所言太过在意。 溺爱的按了按meimei的脑袋,诸葛乔纠正道: “我们随母亲搬入江陵已近一岁,公安只能算是旧居了。” 诸葛果眨了眨眼睛,并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区别: “那也是都是家,如今烧掉母亲也定然伤心,都没上来看呢。” 这倒是不假,诸葛乔也清楚母亲在公安花费了多少时间和心血去研究工学。 虽然正月便已遵蒋先生之命,公安县能拆的能挪的基本都悄悄送入了江陵,如今的公安县城不过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但此时亲眼看着其化作灰烬,那感受还是不太相同。 这自然也是为了应对江东的进攻,公安县南北两面都是河流,虽然岸上的一些水力坊连接的有巨弩,但若是面对江东倾力而来,那终归还是守不住。
并且黄月英与蒋琬谈过,相较于一地得失,八牛弩是绝不能落入江东之手的。 而且好在随着江陵的日益繁华,公安县的编户之民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有所减少。 毕竟公安县因“玄德公安歇之地”方才得名,在此之前不过一块荒地。 如今随着荆北克复,无论是寻求良田还是寻求赚钱之道,皆可北上,公安县更多只是因为这些工坊还在运作。 但如今随着这一把大火…… 诸葛果最后看了一眼,随后毫不留恋跳下凳子,“噔噔噔”便跑了下去。 “我去寻母亲!” 小姑娘说走就走,这倒是苦了诸葛乔,还不忘给士卒告罪一声: 他要去追上照看meimei,没空将这矮凳还回去了。 士卒也相熟,只是摆摆手让诸葛乔速去。 下了城墙,诸葛果轻车熟路的往小巷子里钻,连过两条窄巷后,便从一个幽静府邸的后门钻了进去。 这个院落很是雅致,天气较为寒冷,院子角落反而还有一堆开的姹紫嫣红的植物。 即使心急诸葛果也不忘看了一眼。 那些草木花儿被一个琉璃房子罩着,植物的中间还冒着热气: 那是从厨房挖到此处的小地道,有一个小灶台日夜不熄,单独为这里输送热气。 虽然母亲大概与自己讲过原理,但不妨碍诸葛果认为自己母亲真是太厉害了,仿佛神仙中人。 瞧了两眼后诸葛果的小脚步不停,穿过中庭和一条连廊,直接撞开了黄月英的书房门: “母亲!江那边的家着火啦!” 黄月英点点头表示知晓,但手上动作不停,以直尺和硬笔忙个不停,连眼睛都不抬一下。 诸葛果看母亲没反应,于是眼睛转了转,扁着嘴道: “大兄带我去城墙上看,他哭得老伤心了。” 黄月英手腕丝毫不乱,但语气有了些变化,带着点轻笑: “你大兄若是听到伱如此编排于他,定然不悦。” 诸葛果不在意,听得出来母亲心情不错,当即便抱着母亲的腿往上爬。 如此才让黄月英手忙脚乱的将其抱起。 这些话诸葛乔在屋外听了个真切,摇头笑笑便转身离开。 诸葛果躺在母亲的怀里,抓着衣襟回头去看母亲画的图,很快便恍然大悟: “这是公安?” 让女儿坐在怀里,黄月英将胳膊抬起少许: “旧公安的工坊杂多,彼此相连,工匠难行,殊为不便,烧掉也好。” “近日看汝父来信,称如今工坊品类已逾二十,若不规划,恐有连累生产之嫌。” 故而黄月英最近便尝试根据攻防特性来安排地方,尝试规划出一个真正的“工坊县”。 这些诸葛果只能听的半懂不懂,但欢呼一声: “父亲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黄月英微笑道:“你父亲说今年定回来!” 于是书房内爆发出了诸葛果的欢呼声。 次更还是不用等,明早看就行。 比赛再有两天整完了,作息就能正常调整过来,磕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