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河北养宝马 (第1/2页)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蜀汉篇第183章河北养宝马【对皇帝来说抢钱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铸个新钱,宣布一个新钱能换十个旧钱,然后再把收上来的旧钱融了铸成新钱。 李治就是这么干的,昭告天下赶紧来换新钱,最迟年底旧钱就要彻底废除! 国库飞速充盈,李治喜笑颜开。 物价飞速上涨,百姓哭爹喊娘。 这道诏令让市场上粮食和布价直接翻了三倍有余,各地骂街浪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各地的市场要么退回以物易物,要么干脆罢市。 商贾们议论纷纷,依稀记得上次这种光景还是汉末呢,咱们这天子是被姓曹的夺舍了? 直到半年后,李治才依依不舍的下诏废新钱,一切照旧。 高宗一朝,一边变着法子的拢钱,一方面又在接连大砍士卒的福利待遇。 皇帝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奢华,当兵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差,这种情况下士卒的战斗力下降几乎就是必然了。】 李世民感觉那已经离他远去的头痛此时又有回归的趋势。 而且现在也才明白过来,此前看到李治征召三十万大军时,心情为何那么复杂。 朕都没有这么奢华过! 这都是朕攒的家底! 此时的李世民对于后世所说“崽卖爷田不心疼”这句话简直不能同意更多。 “朕未想之,封禅之耗资竟是索刮于民!” “后世亦知民如水君如舟之言,吾儿安敢忘!” 此时李世民心中的某种迫切也变得愈发强烈。 揍不了那玄宗僖宗之类,还揍不了你这个高宗? 本以为这百年盛世是连续几代人臣贤帝明,结果: “朕才噶了十几年,小儿安敢如此行事!” 说自己崩了殂了好像听起来都怪怪的,因此李世民是越来越喜欢用这后世的新奇之词儿了。 而对于甘露殿群臣来说,前面听着皇帝在怒骂,后面一转来了个噶了,顿时让所有人都有点哭笑不得之感。 杜如晦选择的是开解: “贞观一朝开拓进取,士卒与大家齐心开疆拓土,历战军功兹高,赏获兹厚。” “而后时,葱岭以西离中原过远,辽东历十三年久战,所得斩获恐还不如灭颉利一战丰厚。” 李世民点点头,这也是他刚才所想到的。 按光幕所说能募十而得百,当然可以自夸得民心,但更直白的应该是贞观一朝从军赏赐颇丰。 皇子治时已经从开疆变成了守基业,不可能再现贞观一朝的丰厚赏赐,但: “那也不应当抚恤全无!” 李世民对这个是最不能接受的。 即使暂且不谈士卒的袍泽之情。 凯旋的士卒看到英勇作战为国捐躯者分文皆无且不管不问,推己及人之下,谁还敢奋勇争先? 忽视死国者,掘唐的尚武之根! 来回废钱币,失唐的民信之本。 李世民想不明白,他那时噶了也不过十几年而已,这儿子是怎么能对大唐提刀,而且刀刀皆中要害的。 长孙无忌再次冒头: “皇子如今有陛下教导,他日即使登上位,内承陛下虚怀纳谏之风,外有忠良死节之唐臣辅谏,何愁国事不定?” 侯君集缩在后面看着长孙无忌的背影无声嗤笑。 这齐国公话里话外的意思实在太明显,不就是暗搓搓说: 既然那皇子治有问题,他齐国公那自是大唐的大忠臣。 可惜啊,当局者迷。 观郑仁泰、苏定方、薛仁贵此类贞观遗臣受重用,可见这皇子治是有陛下遗风比较念旧的。 结果怎么唯独杀你一个,而且还是令人远赴岭南逼缢。 能把外甥逼到这份儿上,可想而知这齐国公当时是如何恣行专权了。 反观咱老侯,纵兵劫掠可能是对士卒管理不当,卷入谋反那更是可能被波及了。 陛下看看我,咱老侯才是大唐忠臣啊! 可惜李世民对两人都没空搭理,此时正在与房玄龄交代: 《晋书》赶紧开修吧,他已经不指望那个帝范了。 【大唐士兵战斗力不行的另一个原因是马政的荒废。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嘴贞观年间一个不显山露水的绝对功臣:太仆张万岁。 隋唐交替时因为战乱,隋朝的国马基本被突厥抢了个干净,就留下来三千匹,被李渊迁到陇右放养。 后来李世民派了张万岁管理马场,这位一干就是一辈子。 直到贞观结束,李世民给李治留的战马是七十万匹。 这也是贞观一朝唐军战力的根本保证。 张万岁这哥们儿养马的天分可见一斑。 然后这哥们儿去世之后,唐朝马政也开始败坏,等到玄宗接手时,仅余二十四万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