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侯君集没有休息日 (第2/2页)
才慢慢显现。 河西各县皆欢呼,看向身旁的党项诸部和羯胡诸部时眼神也变得毫不客气。 而胡人诸部也毫不退让: 神气什么?那不仅是你们的皇帝,也是我们的天可汗! 西域诸国都安分了不少,北面的胡人权衡了一下,决定去跟薛延陀抢夺大唐灭突厥遗留的残羹冷炙。 因此一时间河西居然也前所未有的太平了起来。 随即侯君集就皱起眉头:除了那个不知死活的吐谷浑。 这次入京,一定要力谏陛下陈兵陇右,寻机灭吐谷浑! 只有灭掉此獠,陇右河西才无后顾之忧,方能全力去征伐西域。 而侯君集想的也非常明白: 征伐吐谷浑,谁为先锋?当然是各种情报了如指掌的侯君集! 吐谷浑既灭,当图高昌,这本就是他侯君集的战功必不能让! 两国连灭后,兵指西域,他侯君集已经验丰富最宜挂帅出征! 也是因此,光奏折他就斟酌用词改了好几个版本。 但归京述职时,在三省六部没有见到一个秦王府旧臣,侯君集就隐隐感觉好像有点不太对。 陛下并没有主动召见他,侯君集打听了一下,据说最近千牛卫将后苑那边围了起来,除了将作监的人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得靠近。 那不然……先去找房玄龄问一下情况? 据侯君集所知,房玄龄从去年起就经常出入国子监。 一方面是在准备修《晋书》的前期准备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坚持与国子监的祭酒学高深的算学。 步入国子监后,侯君集就看到有几个学生拿着一块玻璃在太阳下吵吵嚷嚷。
阳光经过学生们举起的玻璃后,散落了一地的光斑与各种颜色。 侯君集视而不见,匆匆往里走。 去岁他主动请命根据后世之法造玻璃,结果却一无所得,最终造玻璃的任命被交给了将作监。 有大方向指导以及制碱法的帮助下,将作监很快就有了成果。 如今的玻璃杂质依然明显,但已初步有了透明的样子。 至于玻璃具体有什么妙用?将作监干脆往国子监送了不少,让学生们没事儿琢磨琢磨。 穿过中庭,经过询问,侯君集敲响了另一扇门,推开后便看到了几个学生与博士正在激烈争吵: “既是修史,怎能将神野志怪与青史混为一谈?” “这神野志怪又不是我等捏造!正宜记下,可为后世读史之参照!” 环顾一圈,没有房玄龄的影子,侯君集失望出门,然后右转到尽头,敲响了祭酒的门扉。 得到应允推门而入后,入目所及全是纸,与光幕相同的数字在纸上写满,看的侯君集眼晕。 “房尚书上午来过。” 祭酒回忆了一下摇头道: “过午便走了。” 一无所得的侯君集站在国子监门前,略微考虑了一下。 既这样,不如去找李靖和李世勣? 此前从光幕了解到火药之说后,这两位武将便召集了许多道士参详火药之法。 结果因为经常出入道观,两位武将还招来了御史的弹劾,当时让侯君集差点笑死。 如今嘛……凭着记忆找到那道观,侯君集反而不敢认了: “这道观,本将军记得不是叫苍松观吗?” 侯君集的亲随家将解惑道: “元正后,代国公亲自给这道观更得名。” 再次仰头瞧了眼板正的“五雷观”三个字,侯君集摇摇头迈步进去。 结果立马被守门的人给堵了回来: “请将军交出身上的火折。” 说着卫兵指给侯君集看一块牌匾,上面是醒目的一行大字: 擅带引火入五雷观者,斩! 落款是更加醒目的李世民三个字,于是侯君集没有一点脾气,乖乖听命。 这五雷观与他去年来时已大不相同,不对外人开放不说,曾经见过的供奉神像的屋子变成了一个个小仓房,门前分别树着牌子: “木炭、丹砂、雄黄、硫黄、硝石、蔗糖、雌黄……” 侯君集念了出来,随即明白这应该是炼丹的材料,如今尽用来制火药了。 如今的五雷观有一套严格的执行制度,道士需要先写丹方,然后再交由禁卫取材料。 最终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布置好后,请司职点火的禁卫试验效果。 事后还要再撰写总结,记录成册。 侯君集感觉自己全无插手之地,让他失望的是,李世勣和李靖都不在。 “据说是在城北陪陛下呢。” 接待侯君集的小道士回答道。 而恰在此时,侯君集听到那殿后传来了一声爆炸,更有滚滚浓烟冒出。 眼前的小道士一脸喜色: “噫,好!” “松成师兄得道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