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第2/2页)
合适,他觉得获得订单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就像是奇瑞和吉利,只要他们从南山购买6at,价格比爱信他们的4at还要便宜的话,他们能够拒绝? “我们的这款6at非常的不错,甚至比我了解的任何一款6at自动变速箱都要好。” “低价去给自主品牌供货的话,是不是有点可惜?” 纪华是在德意志留学回来的人。 对于动不动就搞价格战,他是有点不习惯的。 不过,这一次,曹阳却是偏向了他。 “纪教授说的也有道理,我们的变速箱不比人家差,要是一开始就把定位搞得很低的话,那么将来有更好的产品出来了,也卖不起价格。” “最关键的是大众、通用和福特他们就会不愿意采用了。” 这个年代,销量最好的肯定还是要通用、福特、丰田和大众这些巨头。 丰田就不要想了,人家的变速箱肯定是用爱信的。 哪怕是南山亏本给人家供货,人家也是不会用的。 那么通用、福特和大众就是南山变速箱最主要的目标客户了。
但是这些国际巨头用的变速箱都是采埃孚、爱信、舍弗勒、盖茨等国际零部件企业巨头的产品。 要想让他们买南山的变速箱,显然是难度很大。 张富贵应该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刚刚提的都是自主品牌的企业。 “曹总,能够获得大众、通用和福特的变速箱订单,自然是最理想的。” “但是变速箱的更换,影响很大,魔都大众也好,魔都通用也好,他们肯定是没有决定权的。” “这就需要我们说服这些公司总部了。” 张富贵的这个分析,倒也有道理。 虽然各个车企都有国产化的压力,但也不是什么零件都能轻易搞国产化的。 就像是各个控制系统上面使用的芯片,就是再过二十年,国产化率也是低到让大家怀疑人生。 甚至在许多燃油车上,核心控制系统的芯片,没有一颗实现国产。 “我觉得要找大众总部或者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总部沟通,那是必然的事情。” “虽然我们的变速箱各项参数都很好,但也是需要跟人家的发动机做一些匹配工作,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优势出来。” “这就需要各个汽车公司研发部门配合做一些测试了。” “曹总,要不我们去一趟德意志和美利坚,跟他们的研发和采购推销一下我们的变速箱?” “相比东瀛企业和高丽企业,欧美的汽车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面,要开放很多。” “只要我们的变速箱真的好,那么在个别车型上面实现突破,完全是有可能的。” 在德意志喝了5年洋墨水的纪华,对于国外的企业的做法还是比较了解的。 “没问题,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我们要发展壮大,从国际零部件巨头口中抢rou吃就是必然的事情。” “既然要抢,那就从最核心的零件和最主要的客户那边去开始抢吧。” 伴随着曹阳的这一个决定,南山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单纯的依靠零部件的技术优势,去国际市场上争抢订单。 这个做法,对于华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也算是破天荒的第一回了。 不拼成本拼技术,这绝对可以给大家带来惊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