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节 (第3/3页)
士传8,莱喀古士所作斯巴达土地区划,九千份属斯巴达公民,三万份属“贝里俄季” “边区居民”。其后因富室兼并,大部分土地落入斯巴达公民之手。 公民所有土地纳赋既少于农奴,国库仓廩日益空虚。亚季斯agis执政时重又划分土地,以四千五百份给斯巴达公民,一万五千份给曾经服兵役的贝里俄季亚季斯传8。 2克里特岛各城市以希腊杜里族为主,岛上各邦政体大略相同,所以统称“克里特政制”。 希罗多德i65,说斯巴达莱喀古士法制得之于克里特岛。 柏拉图:理想国54、574a,统称斯巴达和克里特政体为“勋阀政体” tiy。朴吕波:史记vi45,引色诺芬、埃福罗、加里斯叙尼alisthenes各家旧传,也认为两地法制多相似之处。 斯特累波x4。 17481页 ,引埃福罗:世界史,说米诺斯王故都克诺索斯毁于战争后,吕克托和哥尔汀两城代兴。 杜里族到克里特岛拓殖吕克托城约在公元前第十一至十世纪间,其领袖阿尔萨米尼althaenes采取岛上各旧邦遗制,建立法度,颇为古朴。莱喀古士对吕克托殖民有族谊,于公元前第九世纪间南游克里特,因而深习吕克托和哥尔汀等典章;归国后,所创斯巴达律,实以克里待政制为蓝本。 118 政治学101 期移民采用了当地居民的政治制度。直到现在,那里的斯巴达人仍旧沿用全部旧法管理岛上的贝里俄季农奴 ,这种法制据说还是从远古的米诺斯王时代流传下来的。 [提起了米诺斯,也得顺便说明一下,]这个岛的位置特别好,自然的地形具有优异的构造1,好似出于天授,它理应在希腊世界中建为霸国。 克里特雄据大海2,全岛的沿海地带密布着希腊人移殖的城市;向西,离伯罗奔尼撒半岛不远,向东,它就接近亚细亚洲[西南]角上[克尼杜附近]的特里奥滨海岬和罗得岛。这些就是米诺斯王所以能够建立其海上王国的地理基础。他征服了好些邻近的岛屿并向另一些岛屿派遣了拓殖的人众;最后他远征至西西里岛,死于西西里的加米可附近。 克里特的一般体制是可以同拉根尼体制相比拟的。替拉 1克里特岛长二百五十公里,广十二至六十公里,海岸崎岖而多港湾。位置在欧亚非三洲之间,同东地中海各岛和亚洲滨海城市航运特便。岛上耕地、牧场、矿冶错落溪山间,生计富裕。居民的开化和称霸早于希腊半岛。亚氏此节所述克里特岛地理盖出于埃福罗:世界史公元前第四世纪中叶之作 参看斯特累波x4。 7[476页]和缪勒编希腊历史残篇卷一249。 米诺斯王见于希腊神话。 修昔底德卷一4,称米诺斯王为建立希腊海军的第一人,他肃清了海盗,为居克拉得群岛的霸国。依近代考古学家如亚塞尔。伊凡斯arthur evans 等的考订,克里特文明和米诺斯王朝的盛世当在纪元前第十五世纪,为奴录制农牧三国,除豆、麦、油、酒、牛、羊等农牧产品外,已有麻毛衣服、彩陶、金银制器皿、四轮牛车、海上货船。用金银铜条为货币。流行线形文字,刻划在粘土片上,烧成陶简。崇拜牡牛。米诺斯王室兼判官、将军和祭司。 2“全海” ,兹译“大海” ,实指东地中海,即爱琴海;希腊人称爱琴海为“希腊海”。 119 201政治学 根尼人耕田的赫卢太相当于克里特岛上的“边地住户” 贝里俄季 ;两邦都有会餐规定,斯巴达古称会餐为“安得赖亚” ,异于现行的名目“菲第希亚” ,而克里特人则迄今仍旧称会餐为“安得赖亚” 可见拉根尼的会餐制仿自克里特。 又,两邦的政治组织也有相似之处:斯巴达的埃伏尔1类似克里特的所谓“哥斯谟” ,惟一的差别只是埃伏尔共五人,哥斯谟则共十人。 类乎斯巴达长老那样的执政人员,克里特也是有的;后者称为“布利” 议事人员 ,前者则为“葛罗希” 长老。 克里特,古时也像拉根尼那样有一王室;但后来已被废黜,军队归哥斯谟统率。 克里特公民也是全体都要出席公民大会的,但他们的权利限于通过执政人员和哥斯谟业已议定的案件。 克里特的会餐制度胜于拉根尼的制度。在拉根尼,每一公民应缴纳一份会餐费用,倘使缴不出这一份费用,则如前所说,他就被取消公民资格。在克里特,这方面安排得比较有利于平民,凡公地上一切收获和畜产以及贝里俄季农奴所缴纳的实物地租,完全储存于公仓,一部分用来支给祀神和各种社会事业,另一部分就拨供会餐,这样,所有男 1卷五说埃伏尔监察制度系色奥庞波所建立。照此节文义,当为莱喀古士所采取的克里特旧制。但下文说“哥斯谟”统率军队,则其职权实与斯巴达的埃伏尔相异参看特里培尔:斯巴达政制史研究[trieber,forsgen zur spartanische verfasungsgeshte]90页注。 120 政治学301 女和儿童全都吃到了公粮1。克里特的会餐制度还创立了许多聪明的俭食办法,为公众节约粮食;那里还有鼓励男女分房居住的规则,使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