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7章 【秦王】 (第2/4页)
前冲去。虽然拓跋脱脱尔说的有些没头没脑,但突利却清楚了他的用意。如今他们只有扮演好猎物的角色才能引得隋主放心来追。也只有如此,才能尽最大可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让颉利得以安全撤退。“熄灭小半数火把,加快前进速度!”明白了拓跋脱脱尔的意图,突利便不再迟疑。沉声吩咐身边的传令兵一声后便策马扬鞭向拓跋脱脱尔追去。……通州城方十里处,林南静静站在一处视野较为开阔的山坡上,极目远眺着方。在那里,正有星星点点的火光隐隐传来,观其数量,怕是不下四万。“拓跋脱脱尔,你打算让颉利自那条路逃走呢?”林南负手而立,任由寒风将身后的披风吹的猎猎作响,他的身子却依旧挺拔如苍松,岿然不动。轻视对手就是对自己性命的疏忽,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这是林南出生入死数年来总结的经验,所以即便一战歼灭颉利十几万大军,林南也未被胜利冲昏头脑。自己的前车之鉴才刚刚过去不久,如今又焉能得意忘形?对拓跋脱脱尔这员战功赫赫的老将,从始至终他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如果刚开始林南只是猜测,那现在他几乎已经可以确定,颉利绝对出了变故,也许生了重病,也许已经驾崩。不过林南认为前者更为可信,如果是后者,拓跋脱脱尔只要下令大军全力突围即可,没必要像如今这般分路而逃,迷惑敌人。如果颉利还完好无损,突厥军也完全不会像如今这般被动,被隋军尽数压在下风。“陛下,突厥军已经发现了高将军的行踪,如今已经加快了脚步!他们好像很慌乱,火把不断在熄灭,队形看上去也有些散乱。”就在林南思索着拓跋脱脱尔的真实意图,颉利可能逃脱的方向时,身后突然传来莎莎的脚步声,却是一身戎装的纳兰雪。如今身处战场,纳兰雪对林南的称呼也不再向平时那般亲昵,脸上的神情也十分严肃而恭敬。“哦?”林南眉头一挑,一边思索一边自语道:“如果突厥军心怀畏惧,他们加速逃跑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拓跋脱脱尔乃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断不会怯战逃遁,这其中恐怕有诈啊!”“如果一个人举两只火把,两万人看上去就是四万人。如果四万人只举两万只火把,那看起来只有两万人。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林南摇摇头,然后道:“让高德昌放缓速度,提高警惕,多派斥候探查周围的情况!”“是!”待纳兰雪离去后,林南又将目光投向通州城。虽然林南目力惊人,但在漆黑的夜空下,也只能大略看清楚通州城的轮廓。随着突厥军的离去,通州城显得愈发高索而空寂,似是一头悄悄蛰伏的猛兽。半个时辰过去,按照时间计算,罗成应该已经到达通州城下。只是到现在通州城还悄无声息,难道我的担心真的多余了?林南心中自语。双目一眨不眨地注视着通州城的方向。林南并没有明确消息表明通州城中藏有伏兵,但他却始终不相信拓跋脱脱尔这么平静地撤走,突厥军也绝不会甘心。对罗成的安排,他也是出自对拓跋脱脱尔的提防而安排,正防患于未然然,小心无大错。就在这时。通州城突然火光大作,喊啥震天,这巨大的动静不止吸引了林南的注意力,在背风侧山谷中休整的两万士卒也纷纷侧目,迅速警觉起来。“所有骑兵随我来!”当通州城突然起火,林南心中攸的一沉,身子猛然如同大鸟一般腾起,山坡向山坡下滑向而去,话音未落。只是几个闪烁,林南的身子便落在了汗血宝马背上。“驾!”还不待身子坐稳,林南便策马向通州急驰而去。而这时谷中约莫五万骑兵也都反应过来,所有人都以最快的速度翻身上马,向着通州冲去。……大隋南方,邯郸城,赵王府。“王爷,已经过去十几天了。但皇上依旧没有音讯传来,莫非传闻是真的?”说话的是赵王府长史辛昭。其人人到中年,相貌虽普通,但身形却甚是健硕,粗壮的双臂显示着他膂力不凡。在赵王府议事厅首座上坐着一个年愈四旬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华丽的紧身胡服,身子微微有些发福。眼眶较常人略深,看上去多了一分杀气。昏黄的灯光下,他的脸色阴晴不定,身上透出的阴郁气息让空气都有些压抑。这人便是林南的兄长,先帝的第三子赵王杨凌。“派出去的探子。信使都没回来吗?”杨凌冷冷的问着,语气中没有丝毫关心。赵王府长史辛昭摇头道:“从前日开始到现在,我们已经派出了五批探子,但到现在却还未有一人归来,其中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难怪真如传言所说,杨羽已经身死?”杨凌紧紧捏着眉头,抬眼看看辛昭:“辛将军,传令城中将士提高警觉,本王总觉得这几天将有大事发生,一切还是小心为妙!”杨凌思索半晌,这才凝重地说道。“是。”辛昭答应一声,正想说些什么,屋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接着便见一个士卒惊慌失措地闯进门来,连滚带爬地来到杨凌脚下,语无伦次地道:“不好了王爷,大事不好了!敌人攻城了,好多敌人!”“你说什么?”杨凌豁然起身,面色大变:“敌人?哪里来的敌人?”“回禀王爷,不知哪里来的敌人,突然出现在城外,二话不说就开始攻城,让弟兄们措手不及!”那士卒此时镇定了不少,说起话来也流利清晰了许多。耳听得屋外隐隐传来喊杀声,杨凌不用再问也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顾不得质问那士卒,杨凌招呼辛昭一声,一把抓起桌案上的佩剑便向屋外冲去。“咻咻咻!”“王爷小心!”杨凌刚攀上城墙,耳边便传来一阵尖锐的破空声,他条件反射地缩回头去,恰好将一支射向他额头的利箭避开。看着在城墙砖石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的,近在咫尺的箭矢,杨凌后背上不禁惊出了一声冷汗。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若非多年来在战场上练就的直觉,只怕他刚才已经丧命。接着城头的火光,杨凌远远看去,便见里许外正有两三万身穿红衣的将士,不是隋军又有谁来。观其帅旗,只见是一个大大的“杨”字。“红衣红甲,此乃秦王杨旦的秦军!”杨凌大惊失色,看着辛昭道:“杨旦骤然来攻,必是已经反叛,想来他也是得到了皇上身死的消息,想要先发制人,除掉我杨凌! “什么!”辛昭也是大惊:“秦王安敢如此!” “如此不敢!”杨凌紧捏拳头:“燕王、秦王、楚王三人,先帝在日,便有不臣之心,如今燕王已死,楚王多病,他杨旦自然更是跋扈。” “那王爷,如今该怎么办?”辛昭有些焦急的问道。 “先上城!”杨凌不再多说,迅速上城而去。 蝗石箭雨。城下秦军投石车不断发出声声怒吼,头颅大小的石头挟着巨大的力量狠狠地撞击在城墙上,砸在赵军士卒的身上,带起一片凄厉的惨叫声。 “不要慌乱,投石车,弓弩手。听我号令,放!”赵王杨凌在亲卫的护卫下终于得以在蝗石箭雨中抬起头来,一边飞速在城头奔走,一边大声下达着命令。“嗖嗖嗖!”杨凌的现身终于让城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