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并刀镇羌(5) (第1/2页)
张济等人又守了一刻,劫杀了一只羌兵斥候,只听哨兵喊道:“张哥哥,羌兵大队来了!” 张济登城一看,只见西面尘土蔽天,似有无数兵马到来。他心中一紧,马上又转身,压平心境,沉稳而有力地对众人说道:“弟兄们!咱们今天已经给了羌狗一个教训,量他们日后也不敢小瞧咱们漆垣豪侠。现在,咱们掩护乡亲逃难的责任已经完成,可以胜利班师了!大伙把车辆什物都堵到城门洞里,会骑马的留下放火,其余人,都从东门撤走。张强,你带人去知会姜松他们,叫他们也快走。” 众豪侠纷纷依令离开,张济等人正举着火把等待羌兵大队近城便放火烧路,不防着又听到哨兵大喊道:“张哥哥,北面又来了一彪大军!”张济等人急视,不久便见到纷纷飘扬的红、白大旗。张济大喜道:“是汉军,是咱们汉家的大军!只有咱汉家才打这么多的旗幡,还分颜色。弟兄们,咱们不用走了!” 北面而来的的确是汉军,也就是李靖率领的度辽营。他们前日刚过雕阴(今富县北),今天渡过瀘水不久便接到斥候报道有羌兵从西南来;得知此情报后,李靖当机立断,命令前面骑兵加快速度,一定要抢在羌兵之前进入漆垣防守,为大军创造有利态势。 前面骑兵将军情报到中军,李靖忙携秦虎、高顺等人登上高地,举目向西远眺。观望羌军阵列一会后,李靖将望远镜传于高顺道:“子昌,尔等以为当如何破敌?” 高顺观望一会后有些不舍地将望远镜传给秦虎,沉声说道:“顺以为,此时形势恰如秦赵阏于之战,狭路相逢,当勇者胜。” 秦虎将望远镜恭敬地还给李靖,慢慢地思索道:“将军,漆垣乃关中平原入上郡山岭之口,于我军来说,利守也利攻。不过末将以为,我军已连续行军七日,日且二百里,略显疲惫,似应先入漆垣城据守,然后择良机破敌。” 李靖点点头道:“汝二人说的都有理,子昌锐意进取,益彪老成持重,不过吾意此番稍同于子昌。原以我军疲惫,羌骑亦是远离凉州奔袭,两下相抵,可得五五之数;我军居高临下,是先天之利,天与之,不取,害之;夫战,勇气也,初次与贼相遇,不挫其锋便入城避守,于士气无益。本将决心已下,子昌、益彪,汝二人谁去教训这群西凉贼?” 高顺猛地一抱拳,奋然道:“顺即已出言在先,便当仁不让,请将军下令!” 秦虎也沉声道:“某亦愿出战,助高司马破敌!” “好!”李靖哈哈一笑,取出令箭道:“秦虎、高顺听令!” “末将在!” “高顺领中官及前曲骑兵从右翼突击敌阵;秦虎领后曲从左翼向右突击,两军合一,务必凿穿敌前锋阵后方可回转!” “末将遵命!”两人慨然接令。秦虎有些担心地询问道:“大人,骑军全出,这中军就有些单薄,是否。。。。。。” 李靖摆摆手道:“不是还有千余车步吗?无须担心!记住,你们打得越猛越好,我这里便稳如泰山!” “诺!”两将急忙下山奔赴前线不提。李靖双手叉腰,脑中清点身上装备,心中稍定----头戴铁兜鍪、肩有披膊、明光铠、精铁护臂、兽头腰带、护裙过膝、牛皮护腿、皮靴。牛皮皆双层并钉以铜钉,甲片厚九厘至一分(2.3毫米),全重114斤(28.5公斤)有奇,也亏得自己骨壮筋强才挺得住,不过也很影响活动。他这样想着,又摸摸绑在两腰间的两只柯尔特2000,心想这是保命的好东西,刀枪无眼,大将难免阵前亡,这回他带出剩下的全部120发子弹,可谓全力一搏了。(1) 时间不长,只听得亲兵报道:“禀将军,秦、高二位军司马已率军冲出前阵了。”李靖闻言,喝道:“好!传令李参军、程椽史,中军前进。左曲向左边漆垣城延展,右曲占据山间大道为叠阵。再令,白峻稽在漆垣城上多竖旗帜,鼓噪呐喊,撞我声威!” “诺!”亲兵依令而下。李靖又在高地观望一会,便向山下大喊道:“击鼓,为骑军鼓劲!” “咚咚咚咚咚咚咚。。。。。。” “杀呀!”急促的进军鼓激荡着汉军的厮杀声奔入羌军阵中,如黄河决堤一般横冲直撞。高顺手持二丈大槊,领头冲锋,左右亲兵护翼,护旗兵高举大旗,形成锐利的剑头,引领着全军突击。 高顺在出征前就做好了兵器准备,他针对羌兵善使长矛的特点,把骑兵长槊加到了二丈;即使羌兵用缴获的汉军丈八长槊,度辽营也要比之长上两尺;一寸长一寸强,就算羌兵技巧灵活,短上两尺,也必吃亏;长槊用蒺藜木、白荆木(白蜡木)等坚韧木材为之,前径寸半,后把二寸七分,即平衡了矛的重心,又增强了矛头的稳定性(腰硬根粗,受外力震荡较易快速收敛振幅)。 当然,二丈的大槊也不是人人都能使得好,一个什里就只什长、伍长等三人使用,排成三角形的箭头。第三排的三人则使用丈一大戟,把粗二寸半、梢二寸,用松、枣等硬木做杆,舞开车战时代便已精纯的戟法啄击刺扫。第四排的四人则全使五尺环首刀,刀形如李靖“设计”,前刃弯曲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