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晋升,锦衣卫千户【求首订】 (第2/2页)
“曾大人,范志民可抓到了?” 曾虎一脸不安,嗫嚅道:“卑职这便带人全城搜捕。” 丁修摆了摆手:“不用了,那老家伙不会傻得在城里等着被抓,想必昨夜就逃出城了。” “那卑职现在便带人出城去抓捕。” “曾大人可知道那老家伙逃向何方?” “这……”曾虎迟疑片刻,回道:“那老家伙真要逃的话,多半是一路往北,先逃到漠北,再经由漠北前往后金。” “你说得没错,他的确是想叛逃。不过……”说到这里,丁修戏谑地笑了笑:“想逃,怕也没那么容易。” 这么一说,曾虎顿时醒悟过来,城外一定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同时,他心里也暗自庆幸,幸得自己没有昏头跟着范家死撑到底,否则到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好了,曾大人,留点人布控四周,不许任何人靠近范宅。另外,你再亲自带人全城搜捕,但凡与范家有勾连之人,一律抓捕。” “是!” 不久后,丁修、裴纶带人一起进入范宅,展开了二人最喜欢的一项行动:查抄财产。 这,也是丁修支开曾虎的原因,留下的全是自己人。 晌午时分,丁修收到传书,范志民一伙已被埋伏在城外的兄弟尽数抓获。 另一边,曾虎也在卯足了劲抓人,包括一些大同府的官员也一点不留情面给抓了。 如此大的行动,不仅仅是大同府,整个晋中都开始动荡起来。 老老实实做生意的倒还好,但是另外几家与女真人暗中交易的几家jianian商可就慌了神。 特别是田家,他们在京城的钱庄、货栈等等产业已被查封,恐怕下一个就得轮到他们了。 看来,得早做准备了。 这些情况丁修早就料到了,动一家,其他七家必然会有所提防,甚至是闻风而逃。
想要一网打尽恐怕不太可能。 不过老话说得好,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丁修的目的并不一定是要抓捕所有人,而是从根本上断绝女真人的物资来源。 何况,抄完这八家,他的好处会少? 哪怕仅仅弄走一成,怕是也有上千万两银子,足够拉起大旗了。 当然,手下的兄弟也不能亏待,反正又不是丁修自己的钱,既做了顺水人情,又笼络了人心,何乐而不为? “大人,搜到石马一对……” “嗯……”丁修瞟了一眼那金灿灿、沉甸甸的一对“石马”,微笑道:“既然是石马,就不用记录了。” “是,大人!” “你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卑职李四。” “嗯,不错,你办事很机灵,回京后擢升你为小旗。” 李四惊喜不已,当即拱手致谢:“多谢大人,卑职一定尽心尽力,不负大人栽培之恩。” “大人,在书房找到两箱珠宝……不对,两盒。” “嗯,记录下来,珠宝一盒。” …… 这一查,便查了一个多月。 毕竟范家的产业太多了,牵涉面也很广,比如一些手下、外戚在城里城外也有不少产业。 这些都得一一排查、清理、登记造册。 同一时间,裴纶也没闲着,已经带人分头去查其他几家。 从查范家开始,到丁修等人返京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时间。 收获,是相当惊人的。 范、王、田等等八家jianian商的产业遍及全国,查抄的金银、珠宝、田产、宅院、商号等等所有产业估算下来,超过了一亿白银。 消息一经传出,朝野震动。 同时,此案还涉及了不少地方官员以及驻地、边关将领,株连近千人,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案。 这已经是丁修、裴纶二人手下留情了。 真要深究的话,恐怕大明朝一半的官员都脱不了干系,到时朝堂不知会乱成什么样。 当然,崇祯帝、内阁一众大学士也不想把事态扩大,只要揪出了这八家典型,诛其三族,便足以起到杀一儆百,震慑人心的效果。 至于丁修暗地里贪墨了多少……天知道。 总之,有人恨不能将他挫骨扬灰,但也有不少人对他感激涕零。 比如刘举人。 当初梁宇收了范家的好处,令得他无处申冤。现在好了,梁宇不仅被摘了乌纱帽,还被发配边关做苦力。 范纪成更不用说,早就变成了一具无头尸骨。 回京之后的第二天,丁修、沈炼、裴纶三人应召入宫。 看来,崇祯帝心情不错,在御花园摆下一桌酒菜,并唤上内阁首辅韩旷一起作陪款待三位功臣。 “微臣参见皇上,参见首辅大人!” “三位爱卿不必多礼,坐!” “谢皇上!” 三人依次坐下。 “你们三人此次立下大功,令国库丰盈,朕,甚是欣慰。来,朕敬三位爱卿一杯,希望三位爱卿替朕分忧,为大明江山,立下更多的功劳!” “谢皇上……” “这是微臣的职责……” 三人免不了客套一番,表达一下谢意。 喝了几杯,崇祯帝一脸正色道:“三位爱卿立下大功,不仅断了后金的物资来源,也为朝廷缴获了巨额银两。 朕与韩阁老商议过了,决定破格提拔三位爱卿。 沈爱卿,擢升北镇抚司镇抚使,丁爱卿、裴爱卿擢升北镇抚司千户!”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