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知青_第四十六节 攒自行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节 攒自行车 (第1/2页)

    兴冲冲的向回走,边走边熟悉一下路线和地形。回到家已经将近中午了。mama见我拿着自行车架子和车把回来,不解的问:“你买这干嘛?”

    “我打算攒一辆自行车。一方面现在自行车不好买,得要条;再说了,这样也省钱、便宜。”我耐心的跟mama解释。

    mama什么也没说,算是默许了吧。看来,我担心mama反对的状况估计错了。那我就放心了。下午,我来到二宝家,跟他父亲说了我买到车架子和车把的事。他鼓励我说:“没问题。再有几天你就全通了。以后有嘛不明白的就来问我。”

    这几天几乎天天早晨我都风尘仆仆的赶到车市去,只要牌子上写的东西是我所需要的,就排队购买。遇到我不需要的东西,就在那儿转悠一会儿,看看可不可以学到什么其他的东西。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这里买到,有些零件是不处理或是必须要买正品,比如车胎等。有些东西不是在那商店里买的,而是交换来的。

    有一天,在商店外边有一个人拿着几个车座子管叫卖,一块五一个。我只需要一个,但想想,假如可以用它来换其他东西呢?买俩。我果断的买下了两个。

    自此,我每天都带着一个座子管去车市。过了不多久,我见一个人手拿一把车条站在路边,我以为他是卖的,原来他是想用这把车条来交换座子管,我十分满意的与他进行了交换。当然这两者的差价还是要补齐的。

    自行车的链子是不处理的,要到自行车商店里去购买。然而,商店里卖链子的规则是以旧换新。我没有旧的,我的自行车几乎就只差链子了。

    我来到自行车商店,站在那里看,我在那里站了许久。见到一个人走后门,没有用旧的就买了一根新的链子。我耐心的等他走了之后,低声的对售货员提出了我的要求:“我想买一根车链子。”

    假如她要是拒绝我,我就会指出她刚刚的行为。但那女售货员没有拒绝我,她轻轻的问我:“你买几根?”

    “我只要一根。”我也小声的回答。

    我的自行车可以开始组装了。第一次自己组装自行车,遇到的困难真不少。有困难,我就去找二宝的父亲。他告诉我,对照着自己家的自行车装。我遵照他的指导,开始组装。

    一天,我正在家中边思索边按照家里的旧车组装着我的自行车,二宝的父亲来了。他走到我面前,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一言不发。我不知何意,刚想问他,他却像变戏法似的从袖子里抽出一个像是弹簧一样的东西。他把那东西递到我的面前说:“知道这是嘛吗?你的小把装上了吗?”

    我知道他说的小把是自行车的闸把。我说:“没有啊。怎么了?”

    “你怎么装?这是装小把的工具。没它你没法装小把。”

    啊!我明白了,小把与车把之间是靠四个‘把疙瘩’装在一起的,而二宝的父亲拿来的这个工具就是装这些的工具。我心里非常的感激二宝的父亲,可他却无所谓的样子告诉我:“你慢慢装,这东西放你这,多咱用完了多咱给我。”

    最麻烦的是编自行车条,我对照着旧自行车一点一点的编。车条编好后,我依照二宝父亲的建议找了一个修自行车的去给我的自行车‘拿龙’。

    一辆自行车就这样在我的手里完成了。算了算帐,一共花了一百一十多块钱。爸爸mama都很高兴,邻家的陶阿姨也不失时机的来到我家恭维了我一番。我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

    二宝的父亲告诉我,我这辆车还要做最后一件事:打钢号。可是我没有发票啊。二宝父亲告诉我说,只要拿着买零件时人家开的小票就行,“只要有车子的几个大件的票就行,小件的,有的根本你就没有票,对吧?你自己拿着那些小票就能办了。”

    自此,同学们相互串门,我可以骑着自己的自行车了。同学们也都羡慕我,我心里当然十分得意。我并不打算把这辆自行车带到内蒙去,现在我心里最迫切的想法是怎样才能像小冀那样回到天津,回到自己的家。

    春节很快就来到了,每年的春节都是一样,既充满了家庭的温暖、温馨,又充满了欢乐和喜悦。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种状况可以贯穿到整个春节期间。这些日子,我们相互串门,相互给对方的父母拜年。

    一天,陈明来到我家。陈明与他的对象都是天津人,每年春节他们俩人都会一起回家探亲。

    陈明来到我家,在拜见了我的父母后,问我有没有去看过小冀。我只知道小冀家的地址,但从没去过。我如实的告诉了陈明,陈明说:“他家我去过,我认识。你想去吗?咱俩一块儿去?”

    “好吧,那就一起走吧。”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小冀家的房子好大啊,宽敞的客厅足有三十平方,客厅的一周有几个房间,分别是他们各人的卧室以及厨房、厕所。足不出户就能上厕所,仅此一点就足以让我吃惊不小,到底是高干家庭啊。

    还有更令我吃惊的事情,在靠墙的一张大桌子上,并排摆放着两台十八寸的电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