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师就是贵族_第十三章:天堂地狱,谁是盘中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天堂地狱,谁是盘中餐 (第1/2页)

    夜静悄悄的,爱迪生默默的呆在自己的房间里,看似在发呆,可事实上他的灵魂却早已沉入了自己的精神之海。

    而这里依旧是一副残破的样子,之前构建的地球模型,或者说爱迪生预定给自己的领域种子几乎全毁。

    因为上午的事,他不仅为家里收获了一堆免费的苦力,还让爱迪生对信仰之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刻的他无疑沉浸在这片熟悉而陌生的精神空间里,好奇的巡视着这里的一切。

    ……

    灵魂行走在这片新生的土地,看着自己脚下不断凝实的土地,一边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去感受那这份深埋地下的厚重,以及埋葬在其中的“暗”粒子,

    随着感应的深入,爱迪生不由想起了前世神话传说中的天堂地狱。

    人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这表现在爱迪生的信仰世界里,就成了每个对他怨恨、诋毁、诅咒的人,内心自然积蓄起的信仰之力就会构成这里的地面;而怨念越大越深,就会一点点沉积凝固为地核……

    到最后会不会发展成,那些非常怨恨他的人,死后变成他神国铺路的材料,爱迪生就说不准了;因为还没成神的他是没有资格接受灵魂的。

    而反之,如果对他欣赏,或因为能从他的书中获得一些安慰和快乐,甚至最后能体会到他那份书中传达的心情,喜欢爱迪生书里的世界,还能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去面对困难……

    那么这份善意就会上升,积蓄到爱迪生灵魂中的天空,至于这天空会不会演化成天堂,他们的灵魂死后又是会否在其中安眠,爱迪生现在也说不上来。

    可是难道不论褒贬,只要对神产生了点情绪,最后都是成神的积累吗?爱迪生隐隐有些猜测,但又感觉不怎么正确,毕竟在信仰这一块领域里,他还太陌生了。

    不过他至少有些懵懂的理解了,为什么每个宗教都要在典籍里描述关于人死后神国的景象了,因为这简直等于是给信徒死后定制起居环境啊!

    按爱迪生自己的猜测:

    如果现在这样的精神空间能保持下去,也许他的神国会化作类似“主神空间”的地方,发展成他的信徒可以进入一个个信仰之力构建的虚拟世界中,然后在虚拟世界里轮回变强的模式,

    也可能是信徒在喜欢的虚拟世界里,变成一个个里面的人物,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在书里的世界。

    又或者是各个世界相似的自动融合,变成一个个大杂烩一样的综合世界

    ……

    总之爱迪生脑洞一开,各种猜测根本停不下来啊!

    ……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对于那些没有信仰的人来说,天堂和地狱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天堂和地狱都被化入了人间。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意气风发,打算大干一场,认为自己不会被任何困难击倒的时候;那时候——人间何处不天堂?

    而每个也都会有伤心、抱怨、难过,感觉命运如此不公,老天无眼的时候;那时候——人间处处是地狱!

    但当人有了信仰,这样的心情便会通过信仰之力传达到神国,形成类似于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也许这就是前世,有一些人不论遇到什么事都喜欢把“上帝保佑”、“阿弥陀佛”、“三清在上”之类的话挂在嘴边的原因吧!

    毕竟人如果有一点寄托,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

    至于为什么爱迪生从前会一直忽略了“暗”粒子。

    其实原因说出来简单的不可思议;只是因为爱迪生身为人,他喜欢听好话的潜意识在作祟而已。

    人总喜欢把好的、正面评价摆在前面,就像书评区里,作者往往会把正面的评价置顶、加精;而那些负面的评价自然就会被删除或挤下去,最后自然就慢慢沉积了。

    但是在信仰的世界里,爱迪生不能删除这样的存在,于是就成了脚下这片不被注意的土地。而因为他潜意识不喜欢,如果爱迪生不刻意去感应这些东西,“差评”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了。

    而现在,翻看着这些被忽略的“差评”,虽然大多是主观臆断的抱怨,羡慕嫉妒恨产生的负面情绪,但其中也的确不少值得玩味的话题。

    比如:

    现在看故事都猜不后面会说什么,好烦躁啊!

    最后那伪娘竟然死了,这真是哔了狗了!男主没有和男主在一起的世界干脆毁灭好了,哈哈哈哈!

    见鬼!最讨厌这种什么靠着信念啊!友情啊!勇气什么的……就能拯救世界的论调了,全都是骗人的。

    完全没有魔法常识的书怎么会那么“火”,作者一定是因为和皇室有关系吧!

    ……

    而且这次的事情之后,爱迪生还多了一项收获吗,那就是信仰的感知的范围内,他能感知到的东西,已经不单单具现于书评了,还多了一些诸如:

    如果XXX人物和我在一起该多好啊!

    好想要一个和XXX一样的男(女)朋友啊!

    这个人和幻想的书中的XXX长的好像啊!我一定要得到他(她)……

    这部分的关于色\欲方面的东西,作为他的信仰之力出现在了爱迪生的脑海之中……而在爱迪生的仔细观察下,发现其中有部分成了天空的云朵,却也有部分成了地面的沉淀。

    这也说明了,即使是和色\欲有关的部分东西,也有善意和恶意的区别!

    毕竟当初以色/欲精灵的视角看世界,虽然很糟糕,但是事后爱迪生的确对魔法元素和魔力的运用都上了一个台阶,连本来一直被卡着的二次施法都已经悄然掌握了。

    一个简单的现象分类,却让爱迪生在信仰之力和情绪之力的研究方面都打开了一扇大门。

    也让爱迪生脑对中这片奇特的精神世界有了更精准的认识,在信仰之力组成的世界里,万物唯心而已!

    ……

    但如果你要把这些唯心的东西具应用在现实当中,无疑难度就要大很多了。

    比如现在,随着艺术精灵的死亡和接触到(色\欲)原罪的关系,爱迪生的精神空间里也多了点什么。

    比如一种叫:ApocalypseVirus(默示录病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