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乱世英杰_726猛将随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726猛将随行 (第2/2页)

胜巢湖庐州路无为州庐江县(今安徽庐江)人。因善用双刀,故号“双刀赵普胜“。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在蕲州起义,赵普胜会同俞廷玉父子以巢湖为根据地,发展水师。十二年(1352年),赵普胜等配合天完军攻占太平诸路,继而攻下安徽无为、铜陵、池州、安庆等地,占江西湖口、彭泽一带。

    1353年天完都城陷落,赵普胜退守巢湖结寨自保。1355年天完政权重振于汉阳,遂又投奔徐寿辉。进驻枞阳,再取安庆。陈友谅忌讳赵普胜战功赫赫,又有谣言说赵普胜欲归吴者。至正十九年(1359年)九月,陈友谅诈以会军为期,将赵普胜邀至安庆,赵普胜不疑有他,如期赴约,于雁水义登舟见陈友谅,陈友谅以图谋不轨的名义杀赵普胜。

    赵普胜为陈友谅的得力将军,战功显赫。朱元璋想夺陈友谅的地盘,但苦于赵普胜把守着安庆和池州一线,抵挡了朱元璋的西进。朱元璋的大将军徐达多次进攻都被赵普胜给打了下来。在正面打败赵普胜无望的情况下,朱元璋利用陈友谅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使用反间计,谎称赵普胜意欲投靠他,气得陈友谅在根本没调查的情况下就杀了赵普胜。

    赵普胜那么一位战功显赫的将军,陈友谅在没什么证据的情况下就随便给杀了何况当时陈友谅实力大大的雄厚于朱元璋,有必要投靠朱元璋吗

    其实赵普胜根本就没有被陈友谅所杀,他一直追随着陈友谅,直到陈友谅战死。陈友谅死后,他逃到了阳新县富池镇的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住了下来,为了躲避朱元璋的追杀,他改姓袁,并世代居住了下来。其实赵普胜逃到那并不是没根据,袁广村离徐寿辉起义的发源地蕲洲只有一江之隔,天元政权开始的都城--浠水,就与蕲洲相邻,赵普胜当时号称天元政权的四大金刚之一,那里有着他辉煌的过去,在那里隐居意义可想而知。

    辛亏今夜有月亮,虽然有些昏暗,却让刘辩的行程轻松了许多。一路上不停的纵马扬鞭,向北面疾驰而去,浑身洁白如雪的追风白凰撒开四蹄,如同飞驰一般。

    刘辩也不用刻意去想,脑海里就像装了一台电子导航一样,走了多少路程,距离孙膑被抓的武当山土匪窝还有多远的距离,一切了如指掌。

    而被召唤来的赵普胜在公安县城的一处山庄就开始保护刘辩前行。和历史上记载的大部分相同,赵普胜的确是善用双刀做兵器,只是备注来的时候他还另外携带了一杆镔铁打造的弯月矛,看来短兵器都只能够作为辅助兵器使用。当然这里面用锤的将领除外。

    赵普胜当接到命令的时候简直就是懵逼的,真是没有想到当朝天子竟然会三更半夜夜浮出行,当被天子点名随行的时候还不知道是为何。等到他在路家庄回合天子的时候,才从皇帝的嘴里得知是要前去解救一位新到的军师。

    天子告诉他这位孙先生很有才华,能力卓绝,尤其是善于军略谋划,这次是他前来投奔皇帝,却怎料被困于武当山中的一处贼匪窝,现在他有生命之危,因此才命令他赵普胜跟着刘辩去解救。

    而为何皇帝不派遣其他人马前去,非要自己动手,赵普胜直接脑补是天子为了收服这位孙先生做的一场戏。反正大汉的文武百官都清楚当今皇帝可不是以前几位帝王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式帝王。就连赵普胜自己都和天子过过几招,武艺丝毫不在他之下。

    赵普胜没有按照以往保护皇帝的形式打头阵,毕竟他也不知道孙膑关押在何处,只好负责押后,专职拱卫天子,探查后方是否有危险人物靠近。两人一前一后乘着战马前行,刘辩好奇这位反元义士,一路上到找机会询问了不少关于他的信息。

    “赵将军,听说你是庐江县人士,祖上还在东海边做过渔民,自幼在长江里长大,还练就了一身不凡的水上功夫,想问一下你水战的统兵能力如何?”

    智力能够达到83的赵普胜听到天子问这样的话,自然是不傻。常年在中枢机关上班的他对朝廷的三军分布还是很上心的。虽然大汉朝的陆军是爆表的存在,五十几万的人马,不同的军区编制他也无法全部记住,可是大汉朝的海军力量他是一清二楚的,这也源自他向往海军部队的意愿。

    大汉朝此时的海军军官中以郑成功和刘仁轨两位分任左右都督,这两个人是大汉海上舰队的主要指挥官。而安南将军韩世忠和安西将军甘宁则是负责内陆江河舰队,专职在长江一线围剿山匪水寇,调运军队粮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