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702长孙皇后的踪迹 (第1/2页)
刘辩继续给李白讲课:“论纺织你不如妇人,论耕地你不如民夫,论冶炼你不如铁匠,伦烹饪你不如厨子……按照你的逻辑,你岂不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你有什么资格做堂堂的朝廷大员?” “听陛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来是微臣错了,是臣太自以为是,愿凭陛下处置!”李白终于服气了。颇有点吃硬不吃软的味道。 当下刘辩在前,李白在后。君臣一前一后的出了演武殿直奔主殿。 “朕这次开科取士是要挑选有治国才能的贤良,而不是挑选诗人。你能够洁身自好。不为权势所动,拒绝了何珅、冯淑仪等人的威逼利诱,这点值得嘉奖。但你应该把事情及时禀报于朕,而不是自作主张,自以为是的随便更改命题,更不该以诗词歌赋衡量一个人的才能!诗歌写的好不代表国家治理的好,如果满朝文武都是你这样的大诗人,那么这个国家就完了!” “是、是……陛下教训的极是,是微臣错了!”面对着天子的谆谆教诲。李白不停的点头认错,一副诚心悔过的表情。 刘辩的语气这才好转了一些:“当然,这也不全是你的错,毕竟不是每一次科举都是顺顺利利的,科举制度上还有许多纰漏之处,朕以后会想办法完善制度。” 之所以采取主考官提名上榜的方式,出于刘辩对李白、陈琳、吴道子等人才华的信任。现在看来,也是弊大于利。毕竟每个人都有弱点。以后在科举制度方面必须不断的完善,譬如施行卷纸糊名,监考官与阅卷官分开,卷子多人交叉审核。综合评分等措施。 听天子的语气似乎准备放自己一马,李白心中长舒一口气,拱手道:“谢陛下体谅。等下次院试的时候,臣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刘辩停下脚步。扭头看了李白一眼:“下次?你觉得你还有做主考官的机会吗?” 李白一脸的痛心疾首:“难道陛下要把微臣贬出京师?” “这倒不会,你身上还是很多优点的。譬如刚正不阿,不畏强权,而且你在诗歌方面的才华无人能及。朕不会像你那样把人一棍子打死!” 李白擦汗:“谢陛下教诲,臣今日受益匪浅。只是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微臣?” “朕本来想让你去御史台做个监察御史,但你这脾气,刚正有余,变化不足。你若是真做了御史,估计该参劾的你也参劾,不该参劾的你也参劾,所以御史这个职位不适合你!” 刘辩一面负手赶路,一面琢磨着给李白调换一个职位。院试的事情传出去后肯定沸沸扬扬,自己也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臣倒真想去御史台赴任!” 李白满脸的渴望与遗憾,御史台里的那些喷子战斗力都弱到家了,若是有自己加盟,定能让御史台实力大增。成了监察御史之后,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喷人了,看谁不爽就喷谁,管你岳飞还是陆康,让我逮住把柄了,我就喷的你满脸唾沫星子。可天子不让自己去,又有什么办法呢? 刘辩嘴角微翘:“御史台你就别想了,你这学部侍郎也要免去。从今以后不必再去学部衙门了,朕改任你为翰林院院丞,从三品官职,专门组织诗人在翰林院写诗作赋吧!而且你以后也不必来上早朝了,每天早晨好似没睡醒一般,无精打采,成何体统?御史台里的人早就上了几封弹劾你的奏折,要不是朕了解你,早就治你的罪了!” 听说自己以后不用上早朝了,李白顿时转忧为喜。至于这个学部侍郎,这段时间也干够了,不让干拉倒,自己求之不得呢! “谢陛下隆恩,臣以后不上早朝了!”李白长揖到地,拜谢天恩。 同一时刻,刘辩脑海中的系统响了起来:“叮咚……恭喜宿主,获得李白愉悦点9个,当前宿主拥有的愉悦点总数已经达到103个。” 刘辩听后,忍不住真想再揍这家伙一顿,之前自己给他加官进爵,这厮不为所动。今天特赦他不用上朝了,竟然从内心感到愉悦,真是欠揍的家伙! “叮咚……系统提示,李白的特长属性文学105已经造成专业爆表,系统马上为宿主提供名单,请仔细聆听!” “爆表第一人:晚清武术宗师霍元甲——武力99,统率80,智力88,政治50.当前植入身份:幽州北平郡人氏,现在是公孙瓒手下将领。” 得知霍元甲成了公孙瓒的部将,刘辩的反应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公孙瓒前几次遭遇了惨痛打击之后,这次有获得了霍元甲,倒是有一番振兴的模样。 “爆表第二人:辽国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