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2章 争风吃醋(上) (第1/2页)
李遂宁和江如流二人正自饮酒,谈话感慨之间,忽而听到外面一楼传来喧嚣吵嚷声。 二人对视一眼,均有些诧异之色。 要知道,这花满楼的房屋结构都很密实,隔音做得也远远胜于其他花街酒肆。 按理说一楼大厅的嬉笑怒骂等等诸多噪音,是不应该被二楼雅间中的宾客听到,扰了贵客雅兴的。 除非,那声音实在太大也太嘈杂。 李遂宁武道已入大乘,他屏息倾听一刻,旋即蹙起了眉峰,脸上表情青红交加,变幻莫测起来。 江如流见状顿时更加好奇了。 他起身一个箭步推开门窗,想了想决定亲自去听听外面有什么好热闹看。 雅间的房门一打开,外面的吵嚷声登时大了好几倍。 他皱着眉踱步到雅间外的连廊上,探头从二楼看下去,就见下面两伙人对峙,呜呜渣渣互相推搡。 明显一伙儿人势强人多势众,一伙儿势弱只有“小猫三两只”。 不过人少的那伙儿领头的公子却面无惧色,半步不退。 江如流定睛眯眼细细一看,登时笑了。 好嘛,怪不得方才李遂宁一听动静便拉下了脸来。 感情这两伙人中为首的,一位是吏部侍郎柏如松的母家表弟、河东薛氏有名的浪荡纨绔薛松源; 另一位则是工部尚书崔哲的嫡幼子、也就是李遂宁的嫡长姐李遂鸿的小叔子崔月迟。 ——也就是那位“势弱”,身边并没什么帮手的公子。 也怪不得李遂宁坐在里面压根不想出来。 这两位一个是他发妻平阳长公主母族表亲,一个是他大姐夫家的小叔,他若是出来,身份属实尴尬。 更何况在花满楼这种地方见到熟人,以李大公子素来端正的性情,多少还是有些难为情的。 江如流一脸津津有味的听了好一会儿楼下的“官司”,然后兴冲冲杀回雅间,随手带上房门便道: “果真是红颜祸水啊!你猜怎么着?这两位小祖宗居然也是因为姑娘起了争执!” 李遂宁不置可否的挑了挑眉。 “这不是废话吗?来到花满楼起争执,不是因为女人,还能是因为什么。” 更何况他有内力傍身,其实听得一清二楚,比江如流听到的还要清晰。 江如流啧啧有声道:“我方才听到他们争执之中,似乎提到了什么‘吴小姐’? 莫非就是日前获罪被抄家斩首、亲眷尽数充入教坊司的西南按察使吴用的独生女儿?” 李遂宁闻言皱眉道: “西南按察使吴用大人?他获罪了?” 江如流闻言当即翻了个白眼,道: “李大公子成日里就知道武刀弄剑,居然连这么轰动昭歌的事都不知?” 李遂宁缓缓摇头,道:“我最近两耳不闻窗外事,确实鲜少出府。 不过,过去我只听闻过吴用似乎在西南是个鼎鼎有名的好官,所辖郡县亦不被雨林山匪侵扰。 他所犯了何事?居然被杀头,还连累妻小没入教坊?” 江如流叹息道:“这大概就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罢,过去人人都道吴用是个好官。 可是谁能猜到,这位曾经的西南按察使,居然是个人面兽心的贪官! 听说,他仗着远在西南边陲山高皇帝远,居然勾结雨林山匪,养匪为患。 先是掳劫往来商队,然后再假意平匪有功,实则都是他自导自演的把戏罢了。 若非是有百姓逃出了吴用管辖的虎口,上京告了御状,只怕朝廷还被蒙在鼓里。只是奇怪的是......” 李遂宁抬眼,“只是奇怪什么?” 江如流奇怪道:“只是不知为何,钦差奉旨南下查案时,却并未遇到什么阻碍。 按理说这种‘土皇帝’在自己的地盘上经营了十几年,早已根深蒂固不好动摇才对。 可是吴用却老老实实的,竟随着钦差回了昭歌戴罪。” 李遂宁听到这里不禁皱眉。 “莫非,这其中还有什么冤情或是隐情?” 江如流闻言先是一怔,旋即也一脸费解的摇了摇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