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七百一十三章 原来保守派是我自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三章 原来保守派是我自己 (第2/3页)

虽然也需要马铃薯玉米这些,可是没有到救命的地步,当下的时代,大明人口增长率是世界第一,其余国家和地区根本不能比的。

    不光如此,马铃薯也是后世中国全国范围内除水稻、小麦、玉米外的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

    连农业技术发达的古中国都如此,更不提农业技术不如中国的古代其余国家和地区。

    四大重要粮食作物,其中两样来自美洲,玉米和马铃薯。近代时期番薯的作用更大,只不过因为现代化的科技发展,番薯的作用才变小了许多。

    朱高炽定下了调子,内阁开动了起来。

    工业化社会的大明,以人为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施行社会资源分配,加上原本的中华文明,进化的非常快,朱高炽不愿意当蛀虫,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

    如果朱棣活着的时候,早就亲征德里苏丹国了,可不会任由这些小丑挑衅大明。

    朱高炽有些担忧会失败,虽然道理上不可能失败。

    朱高炽虽然登基做了皇帝,但是并没有改口,仍然自称为我,而不是朕。

    这些人没有文化,不能因为别人没有文化就认为别人是对的。

    黄淮是西部七省大总督,本身就是需要他去做的。

    黄淮认为马铃薯能救命,但是朱高炽不愿意啊。

    以前因为有朱棣,朱高炽从不担忧军事上的失败,现在如果发动对德里苏丹国的战争,那就是朱高炽登基后第一次发动的反击战。

    “去年的时候,你上疏告知朝廷,西部七省部分反叛势力幕后的支持者主要来自德里苏丹国,那时候我就有了计划要报复德里苏丹国。”

    帖木儿攻打德里苏丹国时期,与现在的德里苏丹国统治者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但是当地的统治势力并没有变,所以朱高炽没有认为自己说错。

    大明很大。

    社会很广。

    老百姓们过着自己稳定而又奋进的生活。

    浙江行省是大明的经济强省,宁波府鄞县赵长赫带着几岁的孩子来到姐夫一家做客,饭桌上赵长赫与姐夫发生了争吵。

    “挣钱是为了干啥?”

    赵长赫再一次被姐夫否决,几杯酒下肚,拍着桌子吼道,“你挣钱攒下来生霉吗?不培养孩子去读书,你费那么大的力气干什么。”

    “光明不是我儿子,如果是我儿子,我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他读书。”

    男人被小舅子骂了一顿非常的不爽。

    婆娘在一边哭,不想看到丈夫和弟弟不和,长子带着meimei和表弟躲回了房间,小孩子们的耳朵贴着木门,仔细的偷听大厅里大人们的争吵。

    老汉一言不发喝着闷酒,心里是认可儿媳妇弟弟的,只是不好表现出来,儿子要面子,这种场合下,作为老子的也不好说话。

    果然,男子大怒了,甚至要掀桌子,老汉这才狠狠的瞪了儿子一眼。

    赵长赫也不受这气,也不愿意做的太过分,毕竟jiejie还在这个家,说了几句狠话,叫上了自己的儿子就走。

    男人还要把小舅子带来的礼品丢出门,被妻子最后拦住。

    周围的乡亲们也被惊动,不久后纷纷上门,你一言我一嘴的劝慰,总不是家和万事兴的几句话翻来覆去。

    过了几日。

    冷静下来的男子带着妻子去串门,赵长赫仿佛也忘记了当日的争吵,一顿酒席下来,又开始了热闹,几名孩子也疯闹的不像话。

    小门小户,日子总是这样。

    回去的路上,男人醉醺醺的说道:“你弟弟说的也有点道理,光明还是要继续读书的,虽然你弟弟说他来供光明读书,但是我有手有脚,没有这个道理。”

    “我们家不如你弟弟家富裕,但是省吃俭用供应光明读书没问题。”

    婆娘没有意见,传统的女子,夫君说什么她就应什么。

    唐光明低着头跟在父亲身后。

    自己是家里的长子,早点进入工厂干活能让家里多一份收入,弟弟meimei们也能多吃点rou,所以唐光明并没有反对过父亲的意见。

    “光明啊。”

    “你愿意读书吗?”

    男子试探的问道。

    这是舅舅为自己争取来的机会,唐光明不再隐藏自己的想法,用力的点了点头。

    男子有些错愕,最后没有说什么,一家人安静的走在道路上。

    又过了半个月,男子突然叫上了光明去了宁波府。

    儿子在县学的成绩很优异,拿着成绩单以及这些日子在县学办的手续很快成功报了名,交了一笔钱,还有生活费等,几天的时间就办完了这个流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