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四十一章 工程队与铁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工程队与铁道 (第2/2页)

  态度严厉些吧,又怕打击长子的热情。态度温和吧,又怕引不起长子的重视。

    没办法。

    谁让眼前的人是自己的儿子呢,当老子的也只能累心了。

    在外面的时候,朱棣可不会如此。

    “儿子有办法解决。”朱高炽胜券在握,信心越来越足。

    他脑海里不可计量的知识,在后世毫无用武之地,被称为所谓的垃圾信息。

    但这些垃圾信息在古代,哪怕是朱棣面前还是有些作用的。

    只会提出问题,只能惹人嫌。

    但是提出问题后,还能解决问题,立马就变成了人才。

    朱棣也是如此,听到儿子有解决的办法,态度重视了起来,不再把长子当做孺子。

    “你且说说看。”

    谈工业发展,谁会是他的对手?朱高炽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

    “煤场的产量提高,需要的矿工会越来越多,可以去山场招募矿工,此乃其一。”

    “建立一个工程队,招募其余没有生计的百姓,双管齐下。”

    “工程队?”

    朱棣脸色有些精彩。

    队?

    何为队?

    队可是军事编制。

    小子想要插手军权?

    想起白日里朱能的事,朱棣忍不住又抬手摸起了下巴。

    换做其他的人当着朱棣的面,要搞所谓的工程队,就只个“队”字,立刻引起他的猜忌。

    但也就有眼前的长子朱高炽,能让朱棣压下心里的不爽。

    次子朱高煦都不行。

    朱棣虽然心里有些忧虑,却也没有打断长子的话。

    长子,是要撑起家业的。

    “煤的价格还有下降的余地,成立工程队,在各煤场修建铁路,从矿区直接修到北平城。”

    又是一个忌讳。

    “铁道是何物?”

    朱棣一脸的纳闷。

    长子从哪里学来的东西,尽是他没有听过的。

    不过人就是如此。

    越是别人说些听不懂的,还越是吃这一套,反而觉得高大上,有搞头。

    朱棣也摆脱不了这种习性,有种儿子成才的欣慰。

    世界上最早的铁路,诞生于十九世纪的英国。

    从最开始只能抽水用的蒸汽机,经过百年的技术发展,人们终于把成熟的蒸汽机装上了火车。

    同样。

    蒸汽火车最开始的运用也是用在了煤场之中,连接城市与港口,通往煤炭产地。

    火车的前期市场需求是用来拉煤。

    现在万三蒸汽机,只是初代产品,想要装上火车那是天方夜谭。

    抽水用的蒸汽机,与火车头上的蒸汽机,两者虽然都叫做蒸汽机,原理也相似,但其实已经是两种产品,划时代的产物。

    不过。

    抽水用的蒸汽机不行,却可以用马。

    马拉火车。

    本来是一個过渡的产物,但却正好合适当下。

    “铁道是一条专门的快速道路,可以比直道还要快速以及大量的运输商品,更可以运输人。”

    在最后一个字上,朱高炽拖长了声音。

    朱棣能听懂吗?

    当然能。

    长子的意思是,铁道可以快速的行军。

    “可以修到草原上吗?”

    朱棣无师自通,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能。”

    现在不能,未来一定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