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伐赵 (第2/2页)
小将领命离去后,嬴政从王座站起身来,走下台阶,亲手扶起姬丹。
“你和你麾下的将士,都是攻灭韩国的首功之臣,哪有任何罪过?
若非你智谋果断,攻下新郑,强化了军力。何以拿下韩国都城阳翟?
如若不能拿下阳翟,寡人的十万大军,就要全军覆没于南阳城外。
此时此刻,恐怕诸侯国的合纵联军,已经杀到了函谷关外。
更遑论攻灭韩国。跨出一统天下的第一步?”
“丹,你和你麾下的将士,为大秦立下了丰功伟绩,寡人要重赏你们。”
嬴政当即下令,姬丹进爵公乘,领车骑郎中令。
姬丹麾下的卫鸯,进爵五大夫,葛婴进爵官大夫。
闫烔和一众流民兵,大部分都得到赐爵。
秦王嬴政还对流民兵赏赐下大量的灵石灵草和武器装备,这次没人敢克扣,全都货真价实。
另外李信与杨熊,因作战不力,被削爵三级,待职留用。
嬴政在韩地置颍川郡,郡治阳翟,正式划归大秦版图。
三月,赵国发生春荒,且遭遇燕国军队犯边,嬴政立即召集大秦众文武议事。
李斯,王翦等文武大臣一致认为,此时正是伐赵良机。
上次征伐韩国,虽然李信损兵八万,但王翦和桓齮统领的秦军主力,毫发无伤,且得到了充分的休整。
天时地利人和,嬴政终于决定对赵国发起灭国之战。
“寡人令,尉缭、王贲,领大军二十万出武关,防备楚国进犯。
王翦为主将,李信为副将,领军二十万,出上地,攻井陉。
桓齮为主将,杨端和为副将,领军十五万,出河内,攻白马。
南北两路,夹击邯郸。
此次攻赵,务必全攻,彻底灭亡赵国。”
“末将必不负大王所望。”
王翦,李信,桓齮,杨端和等将领,齐声应命。
“大王。”
就在嬴政准备散朝时,一个声音传来。
众人望去,正是姬丹。
“大王,姬丹请命,领一军,攻伐赵国。”
“这……”
嬴政为难了。
赵国可不是韩国,赵国士卒战力之强,与秦卒不相上下,更有名将李牧为帅,嬴政不敢有半分大意。
要是姬丹在攻赵时,突然整个幺蛾子出来,导致秦军大败。
那时嬴政哭都没地方哭。
所以嬴政绝不可能让姬丹带兵攻赵。
但又不能直接说出来。
“丹,上次征伐韩国,你立下大功,正该休整养息。
待到来年,如若有大战,寡人必委丹重任。”
“大王,征韩之战,要说劳累,丹实在比不上李信将军和杨熊将军。
毕竟丹曾经在轩辕,新郑和阳翟三城休憩,而李将军和杨将军,却连战七日七夜。
连李将军和杨将军都没说辛苦,身先士卒参与伐赵之战,丹又岂能以身体疲惫为借口,不为大王效死?”
李信面色尴尬至极,杨熊眼中更是闪动仇恨的光芒。
姬丹却没管两人反应,只是看向秦王嬴政。
“丹,非是寡人不派你出征,而是寡人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派给你。
我大秦目前能派出的军队,不到六十万。
楚国不得不防,二十万人驻武关捉襟见肘。
王翦将军和桓齮将军统帅三十五军队伐赵,面对李牧统帅的三十万赵军,未必有必胜把握。
寡人实在没有多余的兵力派给你。所以这次,丹,你就暂时留在咸阳,与寡人把酒言欢如何?”
姬丹沉吟一会,微微一笑道:“大王,丹斗胆猜一下大王心思。
大王非是没有兵力给丹统领,而是觉得,赵国若灭,接下来就是燕国。
丹身为燕国太子,很可能在大秦灭赵之战中,从中作梗。
所以大王不敢派丹出征,对吗?”
嬴政错愕一下,但是却也不再拐弯抹角。
“不错,寡人的确有这一层担心。
就算丹与寡人有兄弟之情,毕竟燕国是丹母国。
丹不能坐视燕国陷入危亡之中,寡人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