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保卫荆州战略 (第2/2页)
“唉!悔不听当日阿斗所言,方有今日之事。”关羽言语之中满是痛苦,“如今公安已失,羽愧对兄长重托!还连累诸位身陷危机……” 刘禅出言打断:“二叔,大军尚在,军心可用。糜使君壮烈牺牲,换得吕蒙大军飞灰湮灭。我等如今大有可为,二叔何出此丧气之言?” 关羽心中一震,是啊,没想到糜芳此人平日里多有不当之举,关键时刻竟也能舍生取义。 以前却是错看于他了。 赵累也道:“是啊将军,我大军尚在,江东鼠辈有何惧哉?他孙权便倾东吴之兵来攻,我等倚仗江陵,亦可挡上一挡!” 关羽叹了口气,点头道:“为今之计,也只好如此了。我军死守江陵,定要叫那碧眼贼铩羽而归!” “对!” “死守江陵!” 刘禅此时却出言道:“不可。” 嗯? 众人皆是疑惑的看向刘禅,不明太子此言何意。 关羽道:“阿斗,为何不可?” 刘禅也不卖关子,开门见山道:“江陵当守,却不可全军皆守。其一,江陵城中粮草不足,算上新缴获的吴军粮草,够我大军几日吃用? “两万大军,每日耗粮最少也要三四百石,我等可守多久?一月?两月?待粮尽之时该当如何,难道又要分食先去同袍之血rou不成吗?” 众人沉默了,刘禅一句话,勾起了他们心中最痛苦的记忆。 赵累迟疑了一下道:“可是……我军固守待援,孙权一时定然难以攻克,便如那合肥、樊城……” 刘禅摇摇头:“樊城、合肥可以固守待援,一则粮草充足、背后粮道通畅,二则樊城身后有关中,合肥身后有兖州军、豫州军随时可以发兵支援。 “如今陆逊放弃江陵不攻,反而领大军先一步沿江西去,正是要沿江攻取宜、秭归都等地,一则切断我军归途,二则阻断父王援兵来路。如此一来,江陵有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敢问将军,我方援兵还从何而来?”
“这……”赵累犹豫了。 “东吴水战实力不弱,陆逊所领又是其中精锐,父王益州大军若沿水路而来,势必在荆州入口被阻。届时孙权已先占地利,我军强攻必旷日持久,损失惨重。 “倘若取道汉中,则路途遥远,运粮困难,救之不及。我军存粮早已告罄不说,就连援军都要陷入困境!届时长途运粮,益州好不容易有所恢复的民生,必将再度陷入困顿。此乃动摇根本之举,断不可行。” 众人听完都沉默了。 关羽刚刚受了挫折,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主意,可若让他放弃荆州,那他是决计不肯的。 “阿斗,二叔受乃父重托,荆州于我等亦是重中之重,若要放弃,二叔情愿与那东吴拼死……” “禅何曾说过要放弃荆州?” 嗯? 刘禅一句话,关羽又愣住了,仔细想想,刘禅确实从没说过打算放弃荆州。 “那……阿斗有何计策?” 众人纷纷将期待的目光投向刘禅,太子领数百亲军,就敢在江陵两度与吴军作战,两战全胜,单骑擒敌,可谓智勇双全,如今是否也有办法破局呢? “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之于人。我军若依陆逊所愿,全军固守,则一切动向尽在敌之所料,如何能胜?” 此言古今相同,伟人也总结过同样的八字真言:“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刘禅深以为然,如今局面,只有将敌军调动起来方有胜机,一味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空有壮烈之名,于战无益。 他将荆州地图摊开,手指在上方比划着。 “我军当留部分敢死之士守卫江陵,以阻孙权后军。主力则当尽快发兵,当务之急是与陆逊争夺夷陵等地,确保进入荆州的水道畅通,方可等来益州援军与粮草支援! “此地若丢,武陵郡、零陵郡亦将不保,最终江陵陷落、南郡亦失,届时才是荆州真正陷落之日!” 【特立独行触发】 众将恍然,关羽的眼睛也渐渐亮了起来。 只是说到这里,刘禅却沉默了,他方才用了“敢死之人”的说法,便是因为留守江陵的人将九死一生。 为了保证主力的战力,江陵城最多留下三千人守城,而他们,将要面对孙权即将到来的主力。 众将自然也都想到了这一层。 赵累此时忽然起身抱拳:“关将军,末将以为太子所言甚是!末将愿守江陵,还请关将军依太子所言,尽快发兵!” “赵将军……”关羽起身握住赵累的手,一时无言。 赵累已跟随关羽多年,如今一别,却不知是否还有再见之日。 王佐起身道:“末将本就是江陵守军,愿领本部千人助赵将军守城!” “父亲,我亦可守江陵!”关平起身道。 赵累平静笑道:“少将军,我赵累于守城之道,颇有几分心得,还请少将军莫要与我抢功。” 关羽统兵多年,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如今计议已定,当机立断道:“尔等莫要再争!便由赵累、王佐守城,除守军千人外,本将再予二位两千精卒,以守江陵!” “末将领命!纵肝脑涂地,亦要保江陵不失!”二人抱拳领命。 随后关羽再度看向让他数度刮目相看的刘禅。 “阿斗,既然计议已定,依你之见,我军却先当往何处?” 刘禅自信一笑,却说出了一个让诸将费解的方向:“沔水。” “……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