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八十六 当今足坛的第一搞笑球员(非比赛,不喜勿进) (第4/4页)
没有放弃,因为他相信穆里尼奥会带他找回自我。 可惜,穆里尼奥等不到那一了。 在联赛一系列连败以及更衣室彻底失控后,曼联董事会的一篇官宣让狂人彻底下课,曼联也迎来了新的主教练。 职业生涯时作为灵活跑位型前锋的索尔斯克亚并没有亏待卢卡库,但萍水相逢的两人也没有什么感情基础。 那个赛季的后半段曼联有了起色,但卢卡库过得很不好。 在索尔斯克亚重用拉什福德、格林伍德等更能跑动的年轻前锋后,卢卡库仿佛就成了一个标靶,每当球队战果不佳的时候,他就会被球迷拿出来嘲笑一番,而他也很恨,恨俱乐部上下没有任何人出来保护他,在转会传闻四起的时候,也没有人出面辟谣。 他仿佛回到了年轻时被一群大人查身份证的时候,而如今,他自己就像那张身份证,被人随意颠来倒去的查看、质疑、嘲讽。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国米用队史第一身价8000万欧元买下了他,而他也形容曼联的两年为“狗屎”。 在那以后,他与穆里尼奥的联系就很少、很少了。 一个固执地不愿意认错、而另一个也不想轻易地选择原谅。 可卢卡库却从来没有放弃要证明自己的念头。 在帮助国米重夺意甲冠军后,自己的状态再次回复神勇后,他不满足于舒适的意甲,选择重回英超、重回斯坦福桥,在梦开始的地方彻底圆梦。 只是现在回头去看,似乎国米的那一年夺冠之旅,才更像是一个短暂的美梦。 嘲笑、段子、外号,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多地伴随着他。 而即将而立的他似乎也看开了。 穆里尼奥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与他坐下来,像是在他16岁的那年、身旁还有他的母亲一起,推心置腹地好好聊上一番。 但同样将步入另一个重要的年龄——60岁的穆里尼奥,则在卢卡库发表自述之后,在住所里、四下无饶时候认认真真地看了不止一遍。 在那之后,他心中关于卢卡库的记忆,除了16岁谈心时的那些内容,还多了这样一段自述文: “我想再和外公打一个电话, 不聊球队、 不聊英超、 不聊欧冠、 也不聊世界杯, 那不是我真正想诉的。 我只希望他在我身边看看我现在的生活, 我可以让他知道,” ‘外公,你看到了吗? 你女儿生活得很好, 我们不再住在有老鼠的公寓里、 不再睡在地板上、 不再喝兑了水的牛奶、 不再付不起电费、 我们现在很好,真的很好。 他们再也不会去查我的身份证了, 因为他们全都知道我的名字。’” 此时,大巴车停了下来。 穆里尼奥不自主地用左手摸着自己的下巴,他的故事也完了。 车上的罗马球员们还在笑着、庆祝着,因为他们漂亮地掀翻了国际米兰。 他们与坐在最前面的那两个人,仿佛在两个世界。 但相比出这些后,内心稍稍卸下压力、获得了些许慰藉的穆里尼奥来,陈亮的心里总觉得有些堵、又有些闷。 作为队长,他依旧跟在穆里尼奥后面第二个下车,然后站在车门边,与每一个下车的队友和教练击掌,感谢他们为又一场比赛做出的贡献,无论他们是否上场。 直到最后一人下车,他才在队伍最后走进酒店。 他倒不是在为卢卡库、或者某个人感到伤感,他知道穆里尼奥也并不全在为卢卡库而诉。 只是每个人都在生命的过程中经历了让自己遗憾、甚至悔恨的抉择,却又再也没有机会去弥补。 穆里尼奥心里也许很希望当时的卢卡库能坚持自己的风格,那样此时的他也许会更好、那赛季的曼联也许就不会连败、而师徒两人也不会形同陌路。 他也很自责,为什么没有选择让卢卡库做他自己,却非要让他成为第二个德罗巴。 最终受益的,却是陈亮、塞斯科、克瓦,这些后来的年轻人。 穆里尼奥不会再让他们刻意为了自己的战术偏好去增重,而是选择让他们在战术框架下尽量发挥出自己与生俱来的特点。 也常常会在陈亮他们忘我加练的时候,勒令他们必须停下来休息。 自负的狂人一句错也没有认,却在用行动弥补当年的选择。 这一晚,陈亮想了很久才睡着,而在另一间房间独自休息的穆里尼奥,也是久久不能入睡。 他没想到,在都快能做麾下球员爷爷的年龄的时候、在因为竞争、比赛、对抗使得朋友越来越少的时候,还能遇到一个能让自己袒露心迹的忘年交。 第二,球队集结在机场,他们没有回罗马,而是直接飞向了萨尔茨堡。 在那里,他们将出战欧冠组赛的第3轮,与曾经培养了哈兰德,马内,纳比·凯塔,于帕梅卡诺,海达拉,南野拓实,黄喜灿,萨比策、达卡、以及塞斯科的萨尔茨堡红牛交交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