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四十九 迎战米兰!那个装杯合法的男人! (第1/3页)
赛后,罗马的球员绕场感谢球迷。 虽然有许多球迷因为预防堵车已经在比赛结束后离去,但还是有一半左右的球迷留了下来与球员们一起庆祝。 这场球没有球迷的呐喊与支持,也许结局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当7万多人一起为你呐喊、助威的时候,无异于一份超级强烈的精神氮泵。 而那不勒斯这边,虽然输球很打击士气,但球员们也都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背负连胜的压力了。 令陈亮意外的是,当他走到球员通道入口处被媒体拦下、准备接受采访时,库里巴利和安古尹萨都跑来主动要与他交换球衣。 这还是第一次有两个人来和他交换球衣,一时之间让他愣住了。 最后,经过简单的商量,安古尹萨让给了库里巴利,不过陈亮看出安古尹萨有些遗憾,答应会再寄一件球衣给他——因为他身上的这件已经是备用球衣了…此刻找不出第三件自己的球衣… 而拦下陈亮的记者,正是赛前也采访了双方主帅的波特曼。 这一幕也被媒体拍了进去,波特曼问库里巴利是否是陈亮的粉丝,库里巴利礼节性地表示他认为陈亮踢得非常棒,发挥了足以改变比赛的实力。 意思就是“不是”。 当被问及为何想要陈亮球衣时,库里巴利倒是实话实,他5岁多的儿子很喜欢陈亮。 由于镜头正拍着,联赛对于球员接受采访时的用语和着装都有明确的要求,因此陈亮没有立刻脱下球衣,而是约定回到更衣室之后,为库里巴利在球衣上签上名字后再送过去。 库里巴利走后,再次看到波特曼的陈亮,内心是一万个无语。 这位女记者还真是阴魂不散。 不过显然她并不是一位普通的女记者。 能够连续获得赛前和赛后场边独家采访的资格,明她在媒体圈、包括在意甲联赛委员会里都是“上头有人”的。 对于任何一家媒体来,这种第一时间采访的机会,都是增加流量的重要手段。 不过,波特曼第一个问题就开始考验陈亮。 “在穆里尼奥被罚上看台后,你做出了变化,球队的进攻也立刻流畅了起来,但我们并没有看到穆里尼奥或是若昂有直接或者间接给你下达过指令,请问这是球队赋予你的权力吗? 并且是否意味着球队在本场比赛里大部分时间踢的防守战术,是错误的?” 好嘛,上来就是假设性提问,还真是波特曼一贯的风格,不制造大新闻绝不罢休。 “主教练非常注重战术执行度,不管是在防守上还是在进攻上,不过在反击中,由于情况会难以预料,因此他也给了我们充足的自由度,他只在训练中对反击的时限作出过明确要求,要求我们在12秒内将球从后场推进到对方禁区里完成射门。 我恰恰认为今的战术布置是成功的,我们消耗了那不勒斯太多的耐心,逼迫他们不断地压上。在阵地战中,他们踢不出自己的速度优势,并且他们缺乏高个子球员,虽然我们是丢了两个球,但我们在反击中进了他们4个球。 这赛季还没人能做到这点,所以我们今晚是非常成功的。” 中规中矩的回答,完全在波特曼的意料之中,她和陈亮也并非第一次“较量”了,所以她立刻抛出邻二个问题: “你刚才,穆里尼奥非常在乎战术的执行,可今你们全力龟缩防守时,还是丢了两个球,在他过往执教的俱乐部也有很多球迷也表示,穆里尼奥的战术太过于保守,你怎么看的?” “我不清楚主教练在过往俱乐部的情况,至少在罗马,我认为他在做正确的事情。 在足球的世界里,结果确实是最重要的,但结果也有偶然性。就像今,没有前面80分钟对那不勒斯进攻的限制以及体力的消耗,就没有最后10分钟的全面反击。 今我们把握住了机会,进了4个,也可能下一场主教练让我们攻上去,我们却没能取得进球,防守也好,进攻也好,最后都是服务于结果的。 我相信赛季末的时候,我们会让球迷们认为我们所做的就是正确的。” 热身结束了,波特曼开始抛出了她的重磅炸弹:“看来你很相信穆里尼奥,他也很器重你,所以这就是佩来格里尼在穆里尼奥的干预下,已经沦为球队名义上的队长,而你才是更衣室领袖的原因?” 那一刻,陈亮的脸是僵住的,他努力使自己表现出放松的样子,然后飞快地在脑中寻找合适的语言并组织在一起。 然而他发现很难。 他既不能公开承认这件事,因为这样做等于对着所有人直接打脸佩来格里尼,甚至坐实了之前夜店丑闻佩来格里尼也有参与的猜测。 某知名相声艺人就过:要搞臭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道德上去否定他。 球员也是,如果一家俱乐部的队长在道德上有污名,对这家俱乐部都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但陈亮也不能直接否认这件事,因为这样做,外部可能会没有压力,但当他回到更衣室之后,他的队友——无论是支持他的新人系、还是不属于他社交圈的意大利系,都会认为他是一个公开假话的虚伪的人。 更郁闷的是,随便编点话搪塞过去也是不可能的。 波特曼既然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就证明她在俱乐部有内线。 更衣室的领导权就像公司办公室的话语权,公开意义上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是否真的就是公司事实上的最高领导?领导班子里,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