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中二的火焰燃起来啦!  (第1/2页)
    观看着评委与学员们的反应,李景霖为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搞音乐,想做出转变,自然是要从最擅长的地方开始。    将古典音乐小品化,极简化,强调记忆点更深刻的旋律,并且在轻重急缓的情绪表达上做文章。    这效果,的确很不错。    李景霖在赵明雅还在点评的时候,脑子就开始转了起来。    看着周围人的反应,毫无疑问,初次试错算是挺成功的。    无论想不想承认,文化层次的差距,审美层次的差距,是的确存在的。    但那这个差距,并不是说,你审美一定要有个高低,有优劣之分。    只是在于对作品的接受程度与接受速度。    比方说,三体啊,流浪地球啊之类的。    这种小说,一开始能接受的人,其实并不多,圈子也小。    可随着剧情优秀的出圈,越来越多的关注,将原文换一种方式,如视频讲解,拍成还原度极高的电视剧,电影,或是因为名气,让一些本不感兴趣的人耐着性子读下去。    也是能get到作品的优秀的。    审美,共情,都是共同存在的。    差距仅仅只是接受的快慢而已。    每一个人都是有审美的,审美没有高低之分的。    美,是有多种表达形式的,晦涩的美有晦涩的美感,直白的美有直白的美感。    而该如何去表达美呢?    想向什么样的群体去表达什么样的美呢?    这便是李景霖需要考虑的,更需要一步一步试验的。    音乐,需要有这种更为直白的作品,去让更多人感受到美。    美是基于生活的,美是属于大众的。    “李景霖,您对于您这次表演的作品,有什么想说的吗?”    主持人问道。    想说的?    李景霖微微蹙眉。    但只是思索片刻后,便缓缓开口。    “没什么想说的。”    站在舞台上,李景霖看向主持人,那灼灼的目光仿佛能将人燃烧殆尽一般。    主持人说不好这是一种什么目光。    但很有力量,很有方向,更是.......很有觉悟。    “当作品离开表演者的那一刻,就没有话语权。”    李景霖深深吸了一口气。    对于同行,前辈,后辈.......    都可以尽情的去阐述自己的理解,理念,想法。    交流产生进步。    可那些说教类的东西,学术类的东西,李景霖觉得,应该是在行业内部去交流的。    你说的再艺术,再理论,老百姓认吗?    所以,在面对老百姓的时候。    抛弃掉所谓艺术吧!抛弃掉所谓学识吧!    想到这些,李景霖抬起头,坚定的说道。    “我的音乐到底如何,要交给观众来评说。”    “谢谢大家。”    李景霖深深鞠了一躬。    掌声响起。    后台观看的选手们,裂开来。    不过,虽然是被炸的那群鱼。    但仍然对李景霖产生了一种敬畏感。    “真是......大佬的格局吗?”    “交给观众评说......这是怎样的一种自信?”    “不,我感觉或许不是自信,而是他真的是想看到观众们的反馈.....”    在再次扬起的掌声中,在选手们各种复杂的目光中。    李景霖顺利退场。    此时。    受到最大震撼的,不是选手,不是工作人员,不是娱乐评委。    而是同为国家队乐器大师的赵明雅。    在艺术的见解上,赵明雅可完全不次于李景霖,甚至因为钻研的时间更久,很多理解更深刻。    但此时,赵明雅感觉,自己在境界上,稍稍被李景霖压制了。    李景霖的作品,真的只有那么简单?    赵明雅知道,简单的表层下,是十分复杂的东西。    在赵明雅的眼中,李景霖做到了一名艺术家该做的事情。    于道德,于技法上,对搞艺术的自己,严格要求,甚至要求到苛刻。    但在作品的趣味性,本质,以及面向观众的时候。    却显得宽容到甚至没有任何的“要求”。    这是很难得的。    哪怕就是随便去下水道捞出一个玩嘻哈的,玩摇滚的,玩几把韩流舞曲电音布鲁斯乡村拉格泰姆的.......    人家都会对观众有“要求”。    【你懂嘻哈吗?】    【你懂摇滚精神吗?!】    【你听不懂是你的事儿!】    可在李景霖看来。    你弄你爹个腿儿的鄙视链,音乐那不就是音乐吗?!    搞艺术,在技巧上如何,那是你艺术家的事儿。    我从我艺术创作者的角度来说,那就必须要用好的东西,表达好的思想,营造好的美感。    技巧,格局,内容.......就必须给你弄最好的!    观众?    观众爱咋说咋说,爱咋听咋听!    自己拉完这首《小夜曲》,那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你老百姓就怎么舒服怎么听,坐着听躺着听抠着鼻嘎听,巴适就完了,什么几把高贵高雅高端高明高闪高要高潮......    说?    爱说啥就说啥呗!    您觉着好听,哎,您就多听听,咱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快乐舒服就完了。    不喜欢的话,骂两句,那不很正常吗?    骂呗,说呗。    看看有用的就改,没用的就当看个乐不是?    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我观众里千千万万老百姓,一人一句,抛弃掉那些没啥用的夸奖,没啥用的批评.......    这是一种什么力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