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2章:尚能饭否? (第1/2页)
,日月江山永为明 一般来说,除非是特殊情况,不然的话武将在打完一场战争之后都是会休息一段时间的,这不是规定,但皇帝们都会这样做。 毕竟人都是血rou之躯,轮轴转是不人道的。 当然了,这只是一般情况,如果是那种开国或者是亡国的特殊时期也就不讲究这些了,能活着就不错了。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时期是会让武将轮轴转的,那就是当一个皇帝对这个武将起了杀心的时候。 就好像现在的张辅,虽然事实就像是他嘴上说的那样,这安南的平定最重要的就是朱瞻垶的计谋,没有朱瞻垶的计谋那再给他张辅十年也平定不了安南。 但是不管怎么说张辅也是立下了大功的,而且在安南这么多年,光凭着这一项说他一句劳苦功高也不为过。 现如今大明虽然不完全太平,但也不至于让这么一个老将不停的上战场。 如果有,那就是想要他出点事儿了。 张辅就是这样想的,他在听了朱棣的话后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还是功高盖主了,让朱棣起了猜忌之心,想要找个机会除掉自己。 但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句话不完全对,但最起码在一个人心有牵挂的时候这句话是好用的。 张辅很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做的就只有“康慨赴死”,不然的话他的亲人都会因此而死。 他若是顺着朱棣所说的去做了,那么他的家人能得以保全不说,子孙后代甚至仍然会是大明的勋贵。 > “老臣……但凭陛下吩咐!” 坦然赴死,这种事情虽然不是没有人能够做到,但也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就连张辅也是天人交战了许久,才咬着牙做出了这个决定。 只不过,这次是他想岔了,也想多了。 “好,好,好哇……”朱棣看着低着头的张辅,心下很是安慰。 “虽然你才从安南回来,但你应该也知道皇太孙今年北巡去了,毕竟我们大明才拿下鞑靼不久,那些鞑靼的旧民都是需要防着的,皇太孙北巡能够极大地安定民心,也能让藩王更加努力,让他们知道朝廷仍然在心中牵挂着他们。” “只是这本来没什么的北巡却出了意外……” 朱棣言简意赅的给张辅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以及现如今朱瞻垶所面临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是什么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张辅闻言心下大定。 作为一个武将,打仗本来就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在他看来,只要不是他功高盖主让朱棣心中起了猜忌,那一切就都好说。 而且这次是去支援朱瞻垶这个皇太孙…… 不对,不能说是支援。 直到现在,朱瞻垶的所有安排都没什么问题,甚至张辅也认为如果是他的话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或许还不如朱瞻垶…… 不说别的,朱瞻垶在瓦剌这件事上对瓦剌百姓的谋划是他张辅做不出来的。 这里的做不出来是相对来说的,张辅是一个武将,而且是臣子,在遇到这种事情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保全大明的利益,然后把消息传回应天府,让朱棣这个皇帝做决断。 虽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不是假的,但对于臣子来说,他能做的也只是应急,而非是主动出击。 因此,朱瞻垶能做出来的那些事情是他不能做的。 这对于张辅来说就是一件好事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他本来就因为功高盖主而担忧不已,甚至还在暹罗做出了那种事情,虽然那是朱棣暗示的,但人家也没明说不是?所以虽然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但张辅只能自己抗下来。 不过这无所谓,因为这也是张辅想要的,这样做能够极大地“影响”到他南征安南的功劳,使得他不会功高盖主。 现在,朱瞻垶北巡后所发生的的一系列的事情对于张辅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朱棣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张辅去肯特汗山,去帮助朱瞻垶。 朱瞻垶是什么人?是皇太孙! 是什么样的皇太孙?是在北征中立过大功的皇太孙! 后来呢?后来还提出了考成法、替补法和摊丁入亩法! 这样的一个皇太孙,像内阁三杨那种人可能知道他的长处和短处都是什么,但大部分的官员乃至于全天下的百姓都是不清楚的! 在他们的心中,朱瞻垶几乎就是一个与完美无异的人,这种人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劳那都是毫无问题的,甚至是本就应该是这样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