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6章:皇太孙北巡 (第1/2页)
临近五月的时候,朱瞻垶才再次回到了应天府。 虽然杭州可以说是天子脚下,但毕竟是不在应天府,朱瞻垶这一回来就被好一顿念叨。 先是被老爷子念叨,老爷子念叨完了老爹念叨,老爹念叨完了老娘还得再念叨一遍,听的是朱瞻垶耳朵都要长茧子了。 “刚回来就又要走……” 太子妃一边给儿子收拾着东西,一边还不停的念叨着。 “这过了年你就没在家里呆过,先是被老爷子的奏折给困在文华殿里,后来又去搞什么修路,这偌大一个朝廷就找不出来个人去看着修路了?非得让皇太孙去?” “这下好了,这路修起来没头没尾的,到现在也修不完,你这好不容易回来了还得去北巡……” 朱瞻垶趴在桌子上,耳朵里听着老娘的唠叨,脸上泛起了一丝苦笑。 朱高炽多少也有些不耐,但也算是习惯了,硬生生的是一点儿都没挪地方,也没有开口说什么。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不管是开口说话还是起身离开,自己的这个太子妃一定会把矛头调转朝他。 “老爷子也是失心疯了,让皇太孙北巡不说,还非得让汉王和赵王陪同,这不是找事儿吗?” 太子妃的唠叨还在继续,但朱瞻垶却赶紧蹦起来,拉着老娘就坐了下来。 “行啦行啦,娘,您就别说了。”朱瞻垶是满脸苦笑,虽然说这都是自家人说的自家话,但有些话也是不太好直说的。 “这北巡的事情是去年我就跟爷爷定下的,是我跟爷爷说我要去北巡的,而且让二叔三叔陪同也是我提出来的,您就别埋怨爷爷了。” “你还说呢!”太子妃放下了手里的衣服,没好气的给了大儿子一个脑瓜崩。 “以前你就任性,现在你还任性!” “之前北征回来的时候受的伤你都忘了?这才多了一年多点儿你就搞什么北巡,这不是明摆着给别人机会吗?” “还让你二叔和三叔陪你去,你是生怕别人没有机会是吧!?” “那儿子也不能总在家里缩着吧?”朱瞻垶深知在这个时候一定不能讲道理,因为自家老娘在这个时候是不讲道理的。 卖惨装可怜才是最好用的。 “行了,你就别念叨他了。”朱高炽见状也开口劝慰了起来,主要是让张氏这么说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有些话,老爷子听了也就听了,一般就一笑而过了,但你不能总说。 “垶儿是太孙,早晚是要独当一面的,他不能总在宫里被保护着。” “再说了,这次北巡老爷子可是从三大营抽调了五万的将士,等到了长城还会有边军一起随行,除此之外更有锦衣卫和腾骧卫,不会出什么事儿的。” 因为是储君,而且还是最受重视的储君,所以朱瞻垶这次北巡的声势很是浩大,甚至远超之前朱棣北巡顺天府的规模。 单单是随行将士就有五万,等出了长城边军加入之后就有七万,再加上锦衣卫、腾骧卫和民夫这些杂七杂八的,总人数就超过八万了,比得上一次出征了。 不过就算是明知道有逾规制,但却也没有人多说什么。 在北征回来的这两年时间里,朱瞻垶提出来的新法令几乎都走上正轨了,就剩一个推行最晚的摊丁入亩还在缓慢的铺开,所以现在的的官员大多也都习惯了如今的生活。 这就是一种习惯,有些事情乍一看是根本就没办法接受的,但等你不得不开始并且持续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也就那样。 毕竟,和做普通人相比还是做官的好,哪怕是有考成法和替补法的敦促,而且现在的官员也不是一点儿捞私钱的机会都没有。 摊丁入亩法的推行只是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官员贪污的情况,并不是让官员就完全没有了机会,而且官员捞钱的途径并不只这一种。 在晋商、东南海商以及徽商、鲁商等十六家商户相继被朝廷查抄之后,大明的商业出现了很大的空缺,虽然在以“官商”鲁商刘家做头的商贾团体大量的接收了这些空缺,但却不可能做到全部接收。 这就给了官员机会。 除此之外,就如同浙江一代的官员一样,很多人开始涉及到运输方面的事情,而且用的还是官方的途径,朝廷不是不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有些事情你不可能全都做绝的。 因此,现在的朱瞻垶在皇太孙这个位置上可以说是相当稳固的,不仅有武将的支持,之前因为推行新法令使文官产生的微词也几乎都消失了。 不过这文官的平静还得多亏了老爷子,在这方面,他老人家可是拿手的很。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在新法令的推行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