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政策影响民心 (第2/2页)
跑着出了乾清宫。 …… 就在祖孙三人正在吃饭休息的时候,皇宫外已经闹开了。 朱瞻垶推荐朝廷施行摊丁入亩这事儿是在朝堂之上公然讲出来的,而不是在私下里跟老爷子商量的,所以这消息传得很快。 基本上这边早朝刚退,消息就随着退朝的官员以皇宫为中心,朝着整个应天府扩散而去。 这下子,哭的哭笑的笑,众生百态尽显无疑。 对于皇宫脚下的百姓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他们的赋税多少会多一些,但也很有限,因为他们家中就算是有田地,那也不会超过大明摊丁入亩后的多少,真正难受的是那些豪商和官员。 土地是深扎在汉人心中的根,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纪,土地仍然是农村人心中最为重要的东西,而在这个封建时代,土地的地位要远远高于后世。 基本上不管是豪商还是官员,在手里有钱的时候都会选择收购土地,一来是因为这个时代土地算是一种战略资源了,毕竟是和粮食挂钩的。 二来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有了土地就意味着有了一分稳定的收入,佃户的佃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他们可以坐在家里收钱。 但是现在,在摊丁入亩的政策下,土地俨然有一种成为负担的倾向。 这么说其实有点儿过,但也算是比较现实的。 收购土地,这是一项长远的投资,是属于回报少但很长久的那种,而且在你需要应急的时候也可以出手,虽然不是很稳定,但相对来说已经足够稳定了。 说有点儿过是因为朝廷虽然要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但税收毕竟只能是税收,收税的方式改了,但收税的比例并没有改。 简单地说就是那些拥有很多土地的人虽然缴纳的赋税更多了,但一亩地要缴纳多少税是死的,就算是他们要平摊那些名下没有土地的人索要缴纳的赋税,但他们仍旧有得赚。
只是赚得没以前那么多了。 这样一来,土地的价值就稍显鸡肋了,资金回流的时间变得更长、回报也变得更慢了,这种情况下的土地对于那些人来说就真的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 但是出手是不可能出手的。 一来是在可见的未来中,对于豪商官员来说土地的收益虽然少了,但仍旧是有,二来也是因为就算是你想要出手,怕是也卖不出高价。 在这样的政策下,想必很多人都想着出手,因为手中留着过多的土地就好像是资金被套牢了一样,遇到什么急事儿想回笼都有些困难,最起码不像以前短时间之内就能卖出去。 在政策这种大环境下,土地的价格肯定会被压低的,因为真正想买土地的绝大多数都是农户,而他们都是没有钱的那部分人。 但对于农户来说,那真的就是普天同庆了。 “要我说啊,咱们大明的皇太孙真的是上天派来的,不然的话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好法子?” 田间地头上,休息的百姓们已经忍不住谈论起来了。 “是啊,这都多少了?又是考成法又是替补法,现在又来了个什么摊……摊……摊什么来着?” “摊丁入地!” “对对对,摊丁入地!” “这每一项都是在针对那些个贪官污吏和豪商富商,阻止他们继续祸害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这摊丁入地更不得了,直接就等于是给我们减赋税了!” “要我说啊,这以后的日子啊,有盼头咯!” “就是啊,这样一来咱们的压力就能减轻很多了,回头我得让我家那小子赶紧跟儿媳妇儿再生一个,现在也不怕养不起了!” “就是就是!以前害怕养不起都不敢生,现在没有人头税了,生就完了!除了多张嘴吃饭还有什么?” “多张嘴吃饭?根本就不至于!现在咱们这一年少交的赋税虽然不够养一个孩子的,但也能轻松很多了!” “如果说以前生孩子那是多一份税还多一张嘴吃饭,那现在生孩子是既没税,还只有半张嘴吃饭!” “这里里外外差的可不少呢!” “对对对!这皇太孙真的是我们的救星啊!”突然间,一个老农站了起来,扛着镢头像是要离开一样。 “诶,老张头,你干嘛去啊?” “我啊?上城里看看买块好料子,给太孙做个长生牌去。” 长生牌,是为恩人祈求福寿的牌子,长生牌不是灵牌,而是为活人立的牌位,目的就是感其恩德,为他祈福求寿。 “对对对!你这么一说我觉得也是,我也去!” “我也去……” 一时之间,原本繁忙的田间地头突然变得空荡荡的,只有田地里还未完全恢复原样的庄稼证明着刚才有人来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