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6章:羊毛贸易所衍生出来的斗争 (第1/2页)
,日月江山永为明 “垶儿,你要答应爷爷……” 看着自己的三儿子离开,朱棣的声音渐渐放低,其中还有着那么一丝的无奈,以及…… 恳求。 “放心吧爷爷。”朱瞻垶给老爷子按着肩膀,他怎么会不知道老爷子在想什么? “孙儿别的不敢保证,但只要二叔三叔他们不逼孙儿到最后一步,孙儿的手上就绝对不会沾上朱家人的血。” 老爷子戎马一生,心中的挂念也就那么点儿东西,再结合今天的情况,朱瞻垶不用想也知道老爷子是在想什么。 对于这件事,他还是有信心的。 他二叔现在正在奴儿干都司,虽然还不能说二叔以后就绝对没有问题了,但最起码现在是好的。 三叔也好说,今天都当着老爷子地面儿上吧事情都摊开了说了,朱瞻垶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更何况,朱瞻垶也不是什么优柔寡断的人。 对于他这两个叔叔,好感实在是谈不上,不反目成仇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有一天,他们就是不想好好的过日子,那朱瞻垶也不会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给老爷子的保证也只是保证而已,老爷子也只是被心中的梦魇给纠缠到多少有些魔怔了的地步,害怕他的悲剧再次发生在后代子孙的身上。 但如果真到了紧要关头,他也知道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毕竟,当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 “有你的保证,爷爷这心就放回肚子里了。”朱棣老怀大慰的笑了笑,拍了拍大孙子的手。 “你三叔啊,其实没有什么太大本事,他就是想得太多。” “而且啊,他胆子不大,所以一直都是在背地里搞一些小手段,从来都是上不得台面的。” “就像这次,他其实并不是要私通倭奴,他在跟王承泽联合给你和你爹下绊子的时候也不知道王承泽是这么一个人。” “后来骑虎难下了,也就不敢乱说了,只能自己憋着。” “实际上他也没想着要祸害咱们老朱家的基业,你不要误会他。” “爷爷,孙儿知道的。”朱瞻垶笑着让老爷子宽心。 他知道老爷子在担心什么,也知道这会儿老爷子其实已经算是明目张胆的帮着赵王脱离罪名了,但他并不在意。 早在他得知王承泽的来龙去脉之后,也就是他返回应天的那一天,他在出发之前就收到了锦衣卫的第二份密报。 上面的事情比较复杂,写的都是自己这个好三叔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不过整体概括下来还是比较简单的。 说白了就一句话:大事儿没有,小动作不少。 而且因为朱瞻垶在北征之事上的表现,他三叔这么多年在武将阵营所经营起来的人脉多少有些分崩离析的意思。 因为对武事的坚定以及建造忠烈祠的事情,再加上朱瞻垶年轻,而且还是正统继承人,所以很多原本汉王赵王阵营里的武将都开始慢慢的倒向这边。 哪怕朱瞻垶还没有正式的接触他们。 对于朱瞻垶来说,现在缺少的不过是个契机而已,只要在合适的时间他再建议老爷子打一次仗,那么这种情势就会慢慢的成为定局。 这也是赵王着急的原因了,不然的话他是不会跟王承泽这种既清廉又底层的官员合作的,更别说被这种小官员要挟了。 所以,朱瞻垶倒还真不担心。 老爷子还能活好些年,只要老爷子活着那他的好二叔好三叔就不敢轻举妄动。 就算是等到老爷子薨逝,那时候也不会有多少人支持汉王赵王来反朱高炽这一脉。 太子爷注重文臣,皇太孙注重武将,这就算是补缺了。 “对了爷爷,孙儿跟您说件事儿。”想到这里,朱瞻垶绕到了老爷子面前,一脸正经的说道。 “孙儿想明年北巡一趟。” “北巡?”朱棣有些奇怪,也有些不解。 “是去顺天?还是去草原?” “都去。” “不行!” 朱棣直接拒绝,没有任何的犹豫。 “去顺天的话没问题,毕竟这还是在长城之内,不会有什么危险,而且爷爷也可以派人跟着你,但草原不行。” “虽然现在草原已经是咱们大明朝的疆域了,藩王也过去就藩了,但说到底并不是朝廷直接掌控的。” “虽然朝廷派过去辅助藩王治理草原的官员每个月都会定时将各个藩王以及周边外族的情况发到应天来,但那毕竟和关内还是不一样的。” “现在藩王们有自己的地方了,也列爵临民食禄治事了,难保他们就不会有别的心思!” “爷爷,您放心吧。”朱瞻垶笑着宽慰老爷子。 他知道,老爷子这是在担心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