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惊变 (第1/3页)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正文卷第二百四十三章惊变“净选、洗润、浸泡、切制、干燥、蒸煮、炒制……再到泛制成丸药,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怪不得同仁堂说,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差之毫厘,药效都大有差异。” 看着银锅里的紫雪丹,钟玉池颇为感慨的说道。 之前还觉得他所创的‘喉科散’只是名气不如同仁三宝,现在单从工序来看,就能分辨出高下了。 不能比啊…… 王威则啧啧称奇道:“玄参、木香、沉香、升麻、犀角、羚羊角、麝香、朱砂……这么多名贵药材,再配以这么繁琐的工序,最后更是由李先生亲自泛制,才能炼制出这么一锅紫雪丹,难怪名贵非常。一颗丸药,怕是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港岛这边好像还能买到犀角?在粤州已经买不到了,大独角犀灭绝好些年了。宝药到底是宝药啊,用药就够排场。” 吴粤昌笑道:“这种宝药,以前都是宫廷御药,王公贵族才吃得起的。现在嘛,估计也难扩产。不过,本来也是救急救命的药,一般人用不到。” 李源道:“尽量找到平替的药材,就我所知,犀角可以用水牛角浓缩粉来替代,沉香、麝香之类的,再想法子。不过先不急,这种事留待后面再做。 我这里还有一张安宫牛黄丸的方子,接下来要劳大家费心。不过,也不求急用,不必那么赶。推演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相互交流辩证心得。互相学习进步。” 钟玉池笑道:“我从来没见过像李先生这么有悟性的年轻医生,怪不得伤寒赵家连《甲乙针经》都悉数相授,你这样的关门弟子,哪个师父不喜欢?” 杜蔚文摇头笑道:“也有压力啊,学的太快了。人家都说我一篙撑两渡,威振龙津路。可我肚子里这些东西,才三个月时间,感觉已经快被李医生问完了。后生可畏啊。” 李源摇头道:“杜老,您太谦虚了。您对小儿暑热泄搏的辨证,对胸痹、胁痛和麻疹的认知,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所学不到十一。 平心而论,自我开始工作以来,没做过什么坏事,也没做过什么大好事。可是把诸位中医大师救出来,能让你们在混乱的年代里,继续平安的行医教学,保留下中医的火种,应该是我做过最大的好事,至少是之一。 等药方推研的工作做完,我想出资建一座中医学校,七位老前辈都来当校董怎么样?你们负责整个学校的教学、科研运作。 生源也好找,大陆每年往这边逃过来的有一二十万都不止,我们学校包吃包住,入学就可签订就业协议,五年毕业后考核通过直接进龙虎堂或者诸位先生的各家堂口工作,愿意来的人肯定有的是! 咱们也算是,替祖师爷传道授业,做一场功德好事。” 钟玉池高兴道:“哎呀,这个好啊!” 罗广荫也激动道:“这个想法太好了!北面……北面中医已经被祸害完了!多少大家,多少验方,死的死,毁的毁!太可惜,太可恨了!多少中医改换门庭,有的干脆不干了,不敢干了!祖宗几千年传下来救命的门道,几乎被毁于一旦! 李先生能有这样的胸襟抱负,我看我们将来也不要开自己的堂口了,就在龙虎堂干了!” 三个月来,他们的家人已经适应了港岛的生活,每天回家,家里人脸上都是笑容。 每天吃的比过年都好,穿的比过年还新。 孩子们能正常读书上学,大人们能正常上班挣钱。 挣的钱能堂堂正正的花,再不怕谁上门来抄家了! 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李源的感激之情会渐渐淡化,习以为常。 但至少现在来说,他们对李源都无比感恩。 李源笑眯眯道:“还是定个期限吧,就以五年为期。五年后愿意出去开堂口的,我个人一定大力支持。当然,愿意留下的我更高兴。就凭诸位的支持,我有信心把龙虎堂干到全世界第一中医药堂口!” 几个老先生都高兴的连连点头,王威满眼羡慕,道:“李先生,你手里要是握着同仁堂三大神药十大名方,再加上伤寒赵家的《甲乙针经》,还真能在港岛竖起一面中医大旗来!” 李源却暂时不肯透露更多秘密,他手里有的何止是同仁堂的十大名方……乐呵呵笑道:“诸位老先生也都忙了三个月了,该休沐休沐了。放假三天,今儿晚上我在龙凤阁包了场,淮扬菜大师王寿城先生亲自掌勺,梅兰芳先生最爱吃他的家的菜了。大家都去,家人们也都带去,好好热闹热闹,就当龙虎堂提前给大家庆祝中秋了!” “好!!” …… 前世李源穿越前,一枚三克重的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大概是九百块钱,不到一千块。 这是诸多药材被平替后的价格。 在二零一七年,一颗六十年代产的安宫牛黄丸,售价十一万。 当然,这是上拍卖的价格。 但是人家之所以出这个钱,就是因为知道六十年代产的安宫牛黄丸里,大部分药材还没有被平替掉。 其实,乐家第十三代死的死,逃的逃后,同仁堂的传承基本上就算是断绝了。 有人说逃往湾湾的那一脉带走了真传…… 想多了,那一位天赋平平,且早在解放前几年就过去了,还是一个人去的,后来更是直接出家,崇佛问道去了。 同仁堂三大神药十大名方,如今残存的真传全在李源手中。 能推研出来,那就还能传下去。 推研不出来,往后也就绝了真迹。 至于后来所谓的金陵、津门同仁堂,号称乐家真传,都他么诈骗…… “滴滴!” 从高士美道下来,进入谷柏道,就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在路边游荡,李源开车到跟前,按了下喇叭,透过车窗问道:“二嫂,干吗呢这是?” 娄俊的妻子赵慧哭的一脸稀里哗啦,脸上的妆容都花了,看的李源有些想笑。 赵慧估计自己也知道不好看,拿出帕子擦了擦,红着眼道:“没事。” 李源笑道:“二嫂,下面就是铜锣湾,到处是社团烂仔。你这样神魂不属的下去逛荡,非被人劫了道不可。上车吧,今儿娥子和秀姐在家包饺子,你赶巧了。” 赵慧也不撑着,一身疲惫失落的上了车后才问道:“后天才八月十五,怎么今天包饺子?八月十五也不吃饺子啊。” 忽地她觉得有些古怪,有句老话说的好: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那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