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二字有解,倒霉的老乡! (第1/2页)
没过多久,事务繁忙的唐王与王后,先行离开书院。 四公主李渔见状,也没有多待,与陈玄随意交谈几句后,便匆匆离去。 而后那些对着学子评头论足的朱紫们,才敢让随行的管事,上前与那些考入了书院的学子攀谈。 其中不乏一些,同样天资聪颖,却未能考入书院的学子,同样受到了朱紫家中管事的青睐。 这些人虽无机缘考入书院,但是若是收入门下,用来打理事务,也比寻常人要好用。 那些三十来岁,眼神中带着淡淡杀意的学子,皆是走的军部的路子。 大多都成功考入了书院,这些人都是军中校尉之流,自书院结业后,便可直接升任偏将。 唐人尚武,自然无人敢跟军部去抢人,再者抢也抢不过。 那些朱紫自然也是随之离去,陛下跟王后娘娘都走了,记载今日盛况的史官也离去了,他们待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呢? 对于这些朱紫,书院的教习们,更多的表现得不咸不淡。 甚至有些出身他国的教习,在看向这些朱紫的时候,脸上更是出现了几分狰狞。 紧握的双全,指关节处已然发白,可却也只能,看着朱紫离去。 没有了这些碍事的人,书院的教习们,显得格外的放开。 一张张试卷,在书院教习的评断之下,排出一个高低前后。 来自南晋的那位探花郎,千年世家的谢承运名列前茅。 南晋素来注重科举,更注重家世,科举一甲者,状元、探花、榜眼! 唯有相貌出众,者可为探花。 阳关以诗才而闻名的阳关钟大俊,池辅,皆是赢得了教习的赞誉。 年仅十四岁,由书院教习,从偏远郡县带回来的王颖,才是真正的天才。 出身贫寒,却有如此之姿,若是换到了千年世家之中,流水的西席不断教导,又该取得怎样的成绩呢? 名单上的名字很多,但是大多数皆是将相出身,王侯传家,亦或是书香门第。 贫寒门中难出贵子,看不起经史典籍,用不起笔墨纸砚,入书院谈何说起呢? 放在人世间其他国度,贫寒家中的孩童,虽然读不了什么经史典籍。 但西陵在人间遍布的道观中,用以传教的道官,或是神观还是会教导,那些孩童读一读,西陵的渡世经文,好让其信奉昊天。 有好亦有坏,但好坏不应由现在评说,而应由后人评说。 “这位叫宁缺考生,这簪花小楷写的是真好?” “这是这二字,究竟该作何皆是,我确是想不出来。” 宁缺的这一份试卷,自然不用他们去评断,夫子亲自评价,甲上。 “不过文试交卷第一人陈玄更是让人感到震惊,其答卷之快,远超五年前那位来自西陵的考生。” 教习黄鹤抚着山羊胡须,笑着说道。 今年书院入试质量可谓是出奇的好,有些学子虽然已被淘汰。 但其资质也是完全不逊色于往年的考生,只怪这一介考生,质量太高了些。 一份份名单被抄录,但无论哪一份名单,陈玄的名字都在最前。 这一刻有着书院的背书,陈玄已然是名动长安。 与此同时。 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