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263章:名句,离离原上草。(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3章:名句,离离原上草。(求订阅。) (第2/3页)

宁讲完《赋得古草原送别》,以及另一首《登科后》之后。

    挂在直播间的十常大米定单,又是疯狂的出现。

    “2万单。”

    助手小明告诉江宁,十常大米的订单已经破2万单了。

    然后还小声的说道:“我们要不要换一个品类。”

    不过江宁摇摇头。

    虽然从销售角度来看,换一个品类更好。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买米。

    换一些其他大众感兴趣的商品,大家的购买欲望也更强。

    只是江宁本来就没想过带货,他之所以答应,也是为了公益。

    而公益,最好的方式就是帮助那些老百姓。

    这一些十常大米,也有一些是老百姓种植的。

    所以推销十常大米比之推销其他一些商品,在公益的角度来看,江宁觉得更有价值。

    ……

    “白居易中了进士之后,就此致仕。不过年轻时候的白居易,并没有当太大的官。刚开始是校书郎的职位,后来又出任集贤校理,并授翰林学士。808年,任左拾遗,也就是皇帝秘书。虽然这个官不大,大概是8品左右,但却每天与皇帝打交道,还是比较有前途的。”

    “不过在这时间,白居易除了做官之外,他更多的时间是在写诗。同时,他的诗与其他诗人也不一样。他觉得,诗这种东西,不应该只是写那些风花雪月,应该为实事而写。所以,这些年里,白居易将一众老百姓的疾苦,都写得了诗中。比如,白居易写的《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是这首诗的上半段。

    接着是下半段。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中的刈,也就是收割的意思。

    整首诗,也就是观看收割麦子。

    这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情形。

    可是。

    在白居易诗中,却写得让人情不自禁眼泪都要掉了下来。

    开篇先是写了农时割麦子的一片忙碌情况。

    但随后笔锋一转,却是放到了另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身上。

    原来这位妇人,是跟着他们在拾麦子。

    而为什么要拾麦子呢?

    原来是她家里的田地全都卖了,以此交税。

    为了生存,只能靠捡麦子充饥。

    如果只是写到这里,这还不算什么。

    更为关键的是。

    白居易却是想到了自己。

    今我何功德,从不事农桑。

    是啊。

    白居易自己呢?

    他有什么功德?

    他从来不从事田地劳作,从来也没有种过地。

    但他的奉禄却有三百石,不但够自己吃穿用度,年底还有结余。

    这么一想,白居易便感到无比的惭愧,整夜都念念不忘。

    “今我何功德,从不事农桑,写得太深刻了。”

    “两相对比,一个是经常劳作却吃不饱饭,另一个却是从来不种田,还有剩余,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更为关键的是,白居易讽刺的是自己。”

    “白居易不只是讽刺的自己,还讽刺的是当时朝廷的政策,以及国力的衰退。”

    白居易的诗向来很容易懂。

    正如这一首。

    根本就不需要怎么翻译,你一看就能够明白。

    甚至。

    不但明白,读完这一首诗,众人也变得无比的感慨了。

    而再看江宁卖的十常大米,一众粉丝又是纷纷下起了单。

    “虽然之前没想买十常大米,但这一次,我买了。”

    “是啊,这一首诗哪里又说的是白居易,说的不也是我们吗?我自小没种过田,也没种过地。可是,我的生活却比很多辛苦种稻子的农民伯伯好得多,说起来也是惭愧。”

    “同惭愧。”

    万千订单,又一次出现。

    而这一次,之前原来的2万订单,却是奔到了5万笔订单。

    总销售额,已经达到了300万。

    ……

    “我觉得这位白居易可能与李绅有一些不一样。”

    “我也觉得。毕竟,李绅虽然写的两首诗不错,但感觉没有白居易的深刻。”

    “对。”

    慢慢的。

    众人对于白居易的映像开始往好的一面发展。

    江宁则是继续:“而除了观刈麦之外,白居易在此期间,还创作了大量反应农民劳苦,社会不公平,扬善惩恶的诗句。在这其中,《秦中吟》是他的代表作。不过,这一篇有一些长,他一共有十首。十首诗,分别讽刺的是不同的类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