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204章: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求订阅) (第2/3页)

到实地考察一下黄州。

    一番在黄州游了三天,江宁心里有了一个大概。

    “江宁老师,其实这一次邀请您来我们黄州,除了想了解苏轼在黄州的一众事迹之外,更为主要的是,我们是想能不能在我们黄州打造几个有关苏轼的景点。”

    刘天心试探的问道。

    苏轼有多火,他可是知道的。

    比如西湖。

    那一天几十万游客,简直让刘天心眼红得不行。

    只是这一边眼红也没办法。

    人家西湖就是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黄州自然是比不上西湖。

    但黄州虽然比不上西湖,可打造几个像眉山一样的苏轼故里之类差不多的景点,应该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对此。

    江宁想了想:“这样,今天你们派一些人跟着我,我跟你们聊聊苏轼在黄州做的一些事。至于后面你们怎么打造景区,你们自己看着办。”

    当然。

    为了利于传播。

    也为了让大众都知晓。

    江宁除了带着黄州一众旅游部门人士之外,江宁也开了直播。

    “今天我们第一站,就去东坡。”

    “东坡在哪?”

    众人一愣。

    不知道江宁说的东坡是哪个地方。

    “应该是这个地方。”

    江宁调出了地图。

    这几天。

    江宁也将古时黄州的地图与现代地图进行了严格的参考。

    同时。

    江宁也标注了好几个苏轼在黄州经常活动的地方。

    第一个经常活动的地方,那就是东坡。

    “大家跟着我就是了。”

    带着众人,江宁来到了东坡。

    但映入大家眼前的,这个东坡却是一块长有各种杂草,还有很多荆棘的一处小山坡。

    “这是东坡?”

    跟着江宁的几位工作人员有些惊讶。

    同时。

    还有不少跟着江宁一同前往东坡的游客。

    这一些游客有的是一些本地人,也有一些是不远千里听说江宁前往了黄州,亦是跟了过来的。

    “是的。”

    江宁点头。

    见大家有些奇怪,江宁却是说起了东坡的来历:

    “想必大家对于苏轼经历的乌台诗案已经有大概的了解,那么,我们继续讲下去。”

    “我们知道,苏轼在乌台诗案结束之后,他就被贬到了黄州,也就是现在我们这里。被贬到黄州之时,虽然苏轼仍有官职,但只是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这个副使基本上没有什么权力,也不需要太多的工作,但他必需时时向当地的政府官汇报自己的情况,相当于监视居住。”

    “刚来到黄州之时苏轼生活条件非常差,甚至没有一个独立所住的房子。后来,定慧寺里有一位老和尚看苏轼可怜,于是就找了一间放杂物的房子给苏轼。可虽然住的房子有了,但在黄州的生活也很是清苦,不只清苦,而且很是孤单与寂寞。所以在开始之初,苏轼基本上是不怎么出门。”

    “这一段时间,苏轼写了两首诗,一首叫做《卜算子》,一首叫做《西江月》。”

    这个时候。

    早已经有工作人员拿出纸笔。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第一首《卜算子》。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是第二首《西江月》。

    “好。”

    “苏轼之才,哪怕就是被贬,写的词也是一等一的经典之作。”

    众人纷纷送来了掌声。

    确实如此。

    第一首的【寂寞沙洲冷】与第二首的【世事一场大梦】,都成为了千古名言。

    江宁也是感叹:“词确实是好词,但这两首诗,无不是说明苏轼当时心情很是落寞。不过,日子总还是要过。虽然是被贬到了黄州,而随后不久,一众家眷也陪着苏轼来到了黄州。妻子王闰之的到来,让苏轼的心情稍稍得到了平复。不过苏轼当时只是团练副使,没有太多的收入来源。每个月发放的工钱,基本上所剩无几。所以每次发钱的时候,妻子王闰之就将钱分成30份,并将其吊到房梁上。就是声怕一不小心当天所用,将后面的钱给用光了。”

    “后来,黄州一位地方官见苏轼过得如此清苦,于是便向苏轼向当地的知州申请了一处大概50来亩的荒地。说是荒地,其实就是一处小山坡。诺,就是这里。虽然这个小山坡长满了无数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