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元代第一才子,张养浩。(求订阅) (第3/3页)
没有拒绝。甚至,这一次一接到召令,张养浩便没有任何犹豫,第一时间前往了陕省。”
“一路西行,陕省的灾情超出了张养浩的想象。在路途当中,他看到了成群离家出走的灾民,甚至,有的灾民为了活下去,还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情形。目睹于此,张养浩内心无比之巨痛。他恨不得把遍地野草都变成茂密的庄稼,让河底沙石都化做澄黄的金珠,一夜之间,张养浩就此白头。一天夜里,张养浩回想起这些时间看到的种种,写下了一首词《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边写。 江宁一边念。 直播间内一众粉丝,却是完全被这一首词给感染了。 特别是最后一句。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是啊。 几千年来。 朝代是换了一个又一个。 皇帝也轮了一轮又一轮。 但不管是兴也好,亡也好。 苦的只是百姓。 “面对着天灾,张养浩刚到灾地,他便立即整顿经济,查库存,盖印章,调粮食,惩jianian恶,竭尽全力地让这片土地多一些生灵的生气,同时,他上书求纳粮补官的法令,请求以出售官位换取粮食,缓解灾情。辛苦cao劳之下,这片土地终于少了一些哀嚎,多了一些生气。只是,就在张养浩为民赈灾当中,张养浩却是突然病逝……” 伴随着张养浩的逝世,直播间一下子变得无比的安静。 他们没想到,好端端的,张养浩怎么就去世了吗? 只是张养浩虽然去世了。 可他去世之前留下的那一首《潼关怀古》,却是一次又一次刺激着众人。 “江宁老师,张养浩先生就这样走了吗?” 众人的心情有一些沉重。 他们没想到。 元代竟然有这样的一位历史人物。 “是的。” 江宁点头。 “那他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 “这首《潼关怀古》,可以算是他的遗言。” 说完,江宁却是又说道:“或许,还可以再加上一首。” “哪一首?” “《北邙山怀古》。” 拿起笔。 江宁写下: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 北邙山并不算是一座名山,他也没有哪里稀奇的。 可是。 就是这样的一座稀奇的山,他却是经历6个朝代,24位帝皇埋葬于此。 东汉光武帝刘秀、陈朝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蜀主刘禅、西晋司马氏,甚至百济国王纷纷将这里作为灵魂最后的栖居之地。 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们,生前把荣华富贵、风云庆会享受个够,然而,死后也不过是北邙山下的一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万事皆休。那么,生前的尊贵与否,死后的衰荣如何,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不经让江宁回起射雕英雄传当中,大结局郭靖与成吉思汉的对话。 成吉思汗勒马四顾,忽道:靖儿,我所建大国,历代莫可与比。自国土中心达于诸方极边之地,东南西北皆有一年行程。你说古今英雄,有谁及得上我? 郭靖沉吟片刻,说道大汗武功之盛,古来无人能及。只是大汗一人威风赫赫,天下却不知积了多少白骨,流了多少孤儿寡妇之泪?成吉思汗双眉竖起,举起马鞭就要往郭靖头顶劈将下去,但见他凛然不惧的望着自己,马鞭扬在半空却不落下,喝道:你说甚么? 郭靖心想自今而后,与大汗未必有再见之日,纵然惹他恼怒,心中言语终须说个明白。当下昂然说道:大汗,养我教我,逼死我母,这些私人恩怨,此刻也不必说了。我只想问你一句:人死之后,葬在地下,占得多少土地?成吉思汗一怔,马鞭打个圈儿,道:那也不过这般大小。郭靖道:是啊,那你杀这么多人,流这么多血,占了这么多国土,到头来又有何用? 成吉思汗默然不语。郭靖又道:自来英雄而为当世钦仰、后人追慕,必是为民造福、爱护百姓之人。以我之见,杀得人多却未必算是英雄。成吉思汗道:难道我一生就没做过甚么好事?郭靖道:好事自然是有,而且也很大,只是你南征西伐,积尸如山,那功罪是非,可就难说得很了。 讲完。 江宁就此下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