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131章:青面兽杨志和他卖刀的故事。(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青面兽杨志和他卖刀的故事。(求订阅) (第2/3页)

上。

    不只是夏言认识到了江宁所讲这两个人物的价值。

    对于某些人士来说,他们也是关注了江宁。

    “主任,我有一个新的节目想法。”

    “哦,张兴,你这休息大半年了,终于有节目了?”

    “主任,哪里是休息大半年,我这是一直在找灵感。”

    “呵,找灵感,要是其他人学你一样都找灵感,我们江城电视台说不得要倒闭了。”

    江城电视台。

    节目制作部总监张兴拿了一份文档来到了主任办公室。

    虽然主任调侃了张兴几句。

    但做为云城电视台的王牌节目制作人,主任还是很重视张兴的。

    “这次是什么节目。”

    “这个节目暂时还没有命名,类型是说书类节目。”

    “说书?”

    主任有些惊讶:“你指的是评书一类?”

    “不是评书,是说书。”

    张兴摇头:“评书是评他人写的书,但说书是原创。”

    “意思是讲故事。”

    “也可以这么说。”

    “单纯的讲故事……没有什么看点吧。如果是这样的话,要制作电视节目做什么,搞几套有声书就可以了。”

    “主任,不是您想的这样。如果是一般的作品,搞几套有声书确实可以。但这位说书人的原创作品,我感觉,恐怕要直追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

    主任有些懵:“我说张兴,你小子说得太夸张了吧。”

    四大名著是什么作品?

    那可是华国最为顶尖的四大文学作品。

    这四大文学作品,可以说是国内文学的巅峰之作。

    哪怕几十年间出了一系列的大师,一系列的作品,他们也无法媲美四大名著。

    可是。

    张兴竟然说这位说书人的原创作品,竟然要直追四大名著。

    真要有这么厉害。

    他还说书做什么。

    先写出来嘛。

    “没有夸张。”

    张兴摇头说道。

    虽然江宁是在讲故事。

    但张兴绝对相信。

    这个故事江宁早就写好了。

    而且从江宁说书之时的用词来看,这个故事不管是剧情还是文笔,都是顶尖中的顶尖。

    见主任不相信。

    张兴说道:“主任,您知道江宁老师吧。”

    “你说的是玉皇殿的江宁观主?”

    对于江宁。

    云城电视台主任还是知道的。

    毕竟。

    此前他们电视台不知道报导了多少次玉皇殿的人流量。

    对于江宁,他还是很欣赏的。

    “是的,就是他。”

    “呵呵,你怎么说到他了?”

    主任有一些奇怪。

    看着张兴。

    过了一会,才恍然大悟的说道:“你不会说,你要搞的节目就是江宁的说书故事吧。”

    “是的。”

    张兴点头。

    只是主任却是摇头:“这不行。”

    “为什么?”

    张兴问道:“您觉得江宁老师没这个实力?”

    “倒也不是。”

    主任对于江宁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江宁老师我也是佩服的,说实话,他确实是一位大才。不过,他是玉皇殿观主,。所讲的一众故事都是道门人物,以及神仙。此前甚至还讲过鬼神,虽然这一些都是道门文化,民俗文化的一种。但是,我们主动去宣传,还是有一些大方向的不对。”

    “主任,我明白您的意思。但这一次,江宁老师说的并不是道门人物,说的是真实的人。”

    当然。

    其实也不是真实的人。

    按江宁之前故事当中的背景。

    他是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星进行解释的。

    也就是说。

    他们同样也还是道门人物,也是一众神仙。

    但与之前讲的道门人物不一样。

    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星,已经完完全全变成了人。

    哪怕是借了星宿之说,也只是增加了一点娱乐性。

    真实来说,江宁讲的不是神仙,而是现实世界的人。

    一边说。

    张兴拿出手机,并调出了此前江宁所讲人物的视频。

    主任将这一些视频看完,他亦是拍手叫好。

    “这个史进有看点。”

    “这个鲁智深,更是活灵活现,太出彩了。”

    虽然只是讲故事。

    并不是演,也不是什么影视剧。

    他看起来有一些单调。

    可是。

    听着故事当中两位人物的经历。

    哪怕再单调的讲述,他都是无比之精彩。

    “主任,你看,这要是将江宁老师这般讲故事的视频搬到我们云城电视台。我估计,我们的收视一定不会差。”

    “差是不会差,但我们节目不能只办一两期。史进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