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誓师 (第2/2页)
他已经整整八十岁,比薛极还长上几岁,不需要人搀扶,精神头让人羡慕。 “葛老相公,听说当年为救我几人,你还收了陛下数百贯的贿赂。是不是真有此事?” 刘克庄忍不住,当即问了出来。 “确有此事。那是十年前,当时是陛下和杨贵仪同来的,何止百贯,单单是两块金铤,就已经是数百贯之多。可惜他二人,如今已经劳燕分飞了。” 提到往事,葛洪一阵的唏嘘和感慨。 “葛老相公,你收了陛下那么多贿赂,反贪司没有查你?” 宣缯开起了葛洪的玩笑。 当日他和薛极为了自保,各自可是掏了足足五万贯的“孝敬钱”。 还有这次北伐,他又捐了五万贯,已经快是他的全部家当了。 “那是陛下登基以前,天下乌鸦一般黑。此次北伐,老夫和宣相公一样,可是捐了五万贯之多,几乎倾家荡产,足够还陛下的“贿赂”了!” 葛洪的话,引起一阵哄笑和赞叹。 北伐大事,事关大宋数百年国运,人人都是振奋,人人都是上心。 刘克庄点了点头,心头也是感慨万千。 当年赵竑前途未卜,和史弥远斗得你死我活,却能慷慨解囊助他们这些不相干的阶下囚脱困,满满的侠义之风。 这一份恩情,君臣之义,可不是那么好还。 “陛下不先灭金国,会不会养虎为患啊?” 戴复古生性耿直,忍不住开口问道。 “戴兄,以我大宋今日之国力,金国弹丸之地,如同昔日之西夏,不值一提。陛下此举,不过是给金国一个举国而降的机会而已。” 刘克庄违心地为赵竑辩护了起来。
“陛下仁慈。毕竟,陛下和金国公主生有一子,陛下不忍生灵涂炭,乃是迫不得已。” 两河恢复在即,宣缯的心胸,已经远远不比当日。 “可是,陛下妇人之仁,难免让……” “戴兄,陛下不是昏君。等先恢复了两河和燕云十六州,怎么处置金国,相信很快就见分晓。” 戴复古还在坚持,给叶绍翁一句话堵了回去。 戴复古一怔,随即哑然失笑。 大军才开始北伐,他是有些太着魔了。 “陛下是一国之君,孰轻孰重,他自有分寸。十年磨一剑,等我大宋王师凯旋归来,金国也就要归降了吧!” 宣缯笑呵呵加上一句。 “等大军恢复燕云十六州,咱们一起北上,岂不快哉?” 许久没有说话的国丈周家成,笑眯眯插进一句。 “那就一言为定了!” 宣缯断然一句,众人纷纷点头,都是笑了起来,人人振奋。 突然,“万岁”声惊天动地、此起彼伏,正在交谈的众人都是一怔,纷纷打起了精神,向楚州城的方向看去。 不用说,大宋天子出来为北伐将士壮行了。 楚州城门大开,铁骑开道,赵竑身着绛纱袍,头戴通天冠,腰悬宋王剑,不怒自威,在一众文武大臣环绕之下,打马而来。 “将士们好!” 万军从中,赵竑策马徐行,他面带笑容,频频向两侧的将士挥手致意。 “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竑所经之处,尽是被一片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所攻陷。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将,人人面红耳赤、声嘶力竭,他们举起刀枪狂呼大叫,如癫似狂。 赵竑打马徐行,身后跟随的众文武大臣都是挺直了腰杆。 皇帝如此得六军爱戴,军心可用,北伐又焉有不成功的道理。 赵竑信马由缰,万军声中,他不由得一阵恍惚 这是民族崛起的呐喊吗? 万军瞩目之下,赵竑缓步走上了高台,台下众军鸦雀无声,寂静一片。 “106年前,我大宋一位叫宗泽的老将军,他看着山河破碎,在临终前喊出了三句话,每句话都一样,都只有短短两个字。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知道将士们不喜欢长篇大论,赵竑废话少说,直接大声问了起来。 “过河!” “过河!” 大阵之中,陆续有将士喊了起来。 “过河!过河!过河!” 赵竑拔出剑来,斜指北方,大声喊道,同样是声嘶力竭: “过河!过河!过河!” 数万将士齐声呐喊,人人红了脸蛋,声震云霄。 “我大宋的将士们!过河!北伐!” 赵竑怒声咆哮,举剑高呼。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因为他的话语,已经被一片无休无止的怒喊声湮灭。 “北伐!北伐!北伐!” 数万人的现场,又被一片巨浪声攻陷,无数人开始登船,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赵竑站在高台上,看着万军竟发,心神激荡。 来到这个时代10年,登基足足9年,他终于改变了这个时代。 而前面更长更难走的路,他还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能回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