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大朝会(3) (第1/2页)
赵竑回到偏殿,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北伐,又是北伐,一点风声透露出去,就是这么大的反应,不仅是国内,国外列国也掺和进来了。 临安城行在之地,各国谍探汇集,龙蛇混杂,人多耳杂,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世人。 “陛下,日本国使者在外候见!” 董宋臣进来禀报,赵竑轻轻点了点头,坐直了身子。 “宣他们进来!” 终于,他决定要和日本决裂,但现在并不会对日本动兵。 一切,都要等北伐之后,等他扳倒了蒙古帝国这尊庞然大物再说。 “陛下,不可因怒而兴兵。周安已经没了,不需要为了他,搞得举国震惊。” 董宋臣出去,周平在一旁劝谏。 赵竑这个时候单独召见日本使者,恐怕是为了周安的事情。周安已经死了五年,没有必要再提这事,更没有必要因此兴兵海外。 “朕意已决,谁也不能阻挡。灭了日本,不遗万世忧。对日本动兵,不仅仅是为了周安,还有一些不能说的原因。” 赵竑摇头一句,斩钉截铁。 他总不能说,这个东方的恶邻,曾对国人犯下了怎样的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而他,要为千千万万屈死的国人和抗争的英魂,讨一份公道。 很快,两个月代头的日本使者进来,对着赵竑肃拜行礼,一人腰间,还挂着武士刀。 当然,偏殿都是龙精虎猛的禁军,距离也远,必不会对赵竑的安全造成威胁。 “日本国使者西园寺山望、三浦景和,拜见大宋天子!” “知道朕为什么叫你们来吗?” 赵竑看着二个日本使者,轻声问道,面色平静。 西园寺山望和三浦景和对望一眼,都是疑惑。 “外臣不知,还请大宋天子明示。” “明示?看来你们日本忘性是真大啊!” 赵竑冷笑一声,直奔主题。 “五年前,我大宋国舅周安在日本惨死。过去了五年,日本没有给我大宋任何说法。你们以为,我大宋好欺吗?” “啊!” 西园寺山望和三浦景和都是吃了一惊,片刻,西园寺山望才回道: “大宋天子,五年前,我二人职位卑微,不知此事。还请大宋天子见谅!” 事到如今,只能是装糊涂,希望能蒙混过关。 “见谅?” 赵竑摇摇头,冷笑一声。 “刚才在朝会上,就该将你二人驱逐。现在告诉你,就是让你二人知道,此事朕绝不会善罢甘休。你二人速速离境返回日本,向你们的将军和天皇禀报,看怎么处理此事,给我大宋一个交代吧!” “大宋天子,你这是要驱逐我日本国使者吗?” 赵竑的话,让日本使节三浦景和面红耳赤,怒声一句。 “滚出去!马上!” 赵竑指着外面,怒声一句。 “记住了!回去告诉你的将军天皇,若没有诚意赔偿,朕必会发兵东去,灭了你日本弹丸小国!” 赵竑怒容满面,连连摆手,禁军不敢怠慢,连推带搡,把西园寺山望二人赶了出去。 “陛下,莫非你真要对日本用兵?” 日本使者被强行驱离,周平忍不住又是一句。 赵竑对日本,似乎有说不出的厌恶,绝不仅仅是周安之死的缘故。 “周平,总有一天,我要灭了这个东方的恶邻,还那些无辜的亡灵一个交代。 赵竑冷冷一句,话语寒意逼人。 赵竑态度坚决,周平不再强劝。 赵竑一旦做了决定,事情恐怕难以更改。为弟弟报仇雪恨,似乎也不违和。 “董宋臣,你去拿几份圣旨过来,准备一下笔墨。” 想起了什么,赵竑低头在纸上用写了起来的。 董宋臣准备好笔墨,赵竑提起笔,思索着一路写了下去。 “陛下,大理寺少卿史宣之、殿中侍御史李鸣复、吏部侍郎吴渊、工部侍郎史岩之、御史吴复等16人在殿外侯旨。” 内侍来报,赵竑眉毛一扬,停下书写,董宋臣摆摆手。 “出去!让他们在外面候着!” 内侍赶紧出去,赵竑继续书写,一份写完,思索着继续,一连写了十几份圣旨,这才意犹未尽,停了下来。 “盖上玉玺吧。” 赵竑靠回椅背上,董宋臣把圣旨拿到一旁,和几个内侍一起盖起印来。 “火上烤烤。” 赵竑指示着,董宋臣和内侍们小心翼翼烘干墨迹。 看到上面的官员调任,董宋臣心跳加速。 皇帝这是要拿朝廷的权贵开刀了。 “陛下,可以了。” 半晌,董宋臣犹豫了一下,这才轻声说道。 “陛下,朝官任免例由宰执注拟,经陛下同意才能正式除授。陛下不如等宰执们商议过以后,再行任免之举。” 皇帝英明神武,就是做事太急了些。 “任免几个臣子,朕还有这个权力吧。” 赵竑不动声色,轻轻摆了摆手。 “宣他们进来吧。” 十几个臣子进来,惴惴不安,在御桌前站立。 “诸卿,大宋拓殖海外,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因此,朕有旨意,要传于诸卿。望诸卿兢兢业业,为朝廷分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