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有因有果 (第2/2页)
臣民!” 赵竑轻拍着杨桂枝枯瘦的手,郑重其事说道。 “陛下……如此说,老……身也可以……放心了。” 杨桂枝欣慰地点点头,眯上眼睛前,看了一眼李惟名,似笑非笑,表情怪异。 一席话说下来,她已经精疲力尽,不堪重负。 赵竑看了看面无表情的李惟名,不动声色出来,心头也是沉重。 强势霸道的杨桂枝,也抵不过岁月。油尽灯枯之时,也是如此让人唏嘘。 没有了史弥远和杨桂枝这些人,他竟然一时觉得有些寂寞,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似乎也被带走了。 而李惟名,杨桂枝那一瞥,让他感觉到,李惟名,似乎已经和自己越来越远了。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李惟名!这才是他们之间该有的样子。 “一笑一沉浮,一休一来去,一念一世界,一梦一轮回。因果轮回,生亦是死,死亦是生……” 殿内的佛声响起,声音熟悉,如梦如幻。 赵竑恍惚间,里面的哭喊声一片,伴随着念经声传来。看来,杨桂枝已经驾鹤西游了。 “陛下,还请节哀,保重龙体。” 不知什么时候,吴念走了出来,在赵竑身后轻声说道。 赵竑性格刚烈,但却心胸开阔,做事能顾全大局,让他不由得佩服。 不到三十岁的年纪,登基短短八年,已经做出了大宋历代君王一辈子达不到的高度,谁能不服?谁敢不服? “吴叔父,往日年少轻狂,那些对不起的事情,都忘了吧。” 赵竑发自肺腑,油然一句。 “陛下,千万不要放在心上。陛下身负大宋中兴重任,可不能回头看啊!”
赵竑推心置腹,吴念也是真情流露。 “吴叔父,我知道。吴……她……怎么年纪轻轻就出家了?” 赵竑转过头来,凝眉轻声问道。 才二十多岁,怎么就遁入空门,成了比丘尼? 这是他的前身种下的恶果吗?为什么他会觉得内疚? “遇人不淑,那人是个浪荡子。伤了心,就出家做了比丘尼。说起来,这是她的命,怨不得旁人。” 吴念神色疲惫,弯腰驼背,似乎也苍老了许多。 “她若是有所求,尽管开口,我会尽力而为。” 赵竑起了恻隐之心,动情地说道。 “叔父,岁月无情,你可要保重身体啊!” 女儿出家,儿子残废,吴家可谓是祸不单行啊。 “陛下,有你这番话,老夫感恩不尽,一辈子也心安了!” 吴念赶紧一礼,话语中似乎多了许多感慨。 “陛下励精图治,收复失地,扬我大宋国威,振我大宋士民之心,文韬武略,英明神武,虽我大宋历代先君,也鲜有能及者。可惜小女福薄,不能……” 吴念的话戛然而止,赵竑一时无语。 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些陈年旧事,又岂能一句话说清。 “吴峰那边,最近可有书信来往?” 西北大战,以及进军陕西,吴峰带其部出征,也算是有功,朝廷正在论功行赏,吴峰擢升河西路副都统制。 就是不知道,这家伙和家里面联系的没有,情形如何? “陛下,老夫在这,多谢陛下对犬子的照顾。” 吴念语气诚挚,脸上不自觉有了些笑容。 “吴峰自从去了边塞,整整七年多时间,只回来过一次。他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不过因为年幼,还没有带回来过。这一次太后病逝,他也没能赶回来。哎……” 吴念脸上,又恢复了愁苦之色。 “朝廷要收复失地,将士们就要沙场决战,出生入死。吴峰做的好,是我大宋的好男儿。这一次他立了功,恐怕还要在河西驻守。鞑靼势弱,他会好好的,你二老就放心吧。” 赵竑温声说完,看了看里面,摆摆手,董宋臣上来。 吴家有后,这算是难得的好消息了。 “传旨,召群臣进宫,入殿祭祀吧。” “陛下,老夫谢陛下天恩。老夫先行告退。” 吴峰知趣地告辞离开。 董宋臣离去,左右宦官们上前,给赵竑换上丧服。 赵竑进去,看到杨意、翠珠等人伏地哭泣,心头也是黯然。 他对着床榻上已经病逝的杨桂枝,深深的一揖。 坐在一旁的椅子上,身前正好是泪流满面的杨谷杨石两兄弟,都已经是快六十岁的老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看着都让人心酸。 “斯人已去,两位卿家,节哀吧。” 赵竑叹了口气,感慨地一句。 尽管他和这两兄弟有过争执,有过龌龊,但岁月如流水,有必要事事锱铢必较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