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夕阳 (第2/2页)
多。 连托雷七万蒙古大军都能击溃,并且斩杀主将,宋军的实力,非同一般,甚至让人心惊。 “宋负朕深矣!朕自即位以来,戒告边将,无犯南界,乃为唇亡齿寒,自然之理。宋人一再进逼,贪得无厌,真以为我中国无人吗?” 几个参政大臣底气不足,完颜守绪再也按捺不住,长久积压的怨气,立刻发作了出来。 “宋军击败北兵,只不过侥幸,靠着火器,人多势众,据城而守。北兵所以常取全胜者,恃北方之马力,就中国之技巧耳。我中国实难与之敌,至于宋人,何足道哉。足道哉!朕得甲士三千,纵横江淮间,有余力矣!” 完颜守绪迷之自信,对南宋无能懦弱之偏见,根深蒂固。 “陛下,宋军击溃鞑靼大军,又占了陕西。以宋人看来,陕西是宋国故地,宋军必不会归还。宋军占了陕西、西夏,又兵进山东,已经和北兵正面相对,大战在所难免。君子不立危墙,我中国只能忍辱负重,静观其变,绝不可轻言和大宋开战。否则战事一起,就再也没有退路了!” 候挚黑着脸上前奏道,对皇帝的自信无情打击。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三峰山之战,金军与蒙军都是死伤无数,就连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杨沃衍这些良将都已阵亡。要不是宋军击溃了西路蒙古大军,此刻恐怕汴京城已经被窝阔台们攻下了。 真要是那样,大金国可就真亡了。 “陛下,宋军能大破北兵,格杀托雷,足见其实力。宋军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陛下不可轻视。宋皇赵竑雄心勃勃,麾下皆是虎狼之士。陛下想要向江淮用兵,此时并非良机。” 参知政事李蹊苦谏完颜守绪,不可轻举妄动。 宋皇赵竑自比秦皇汉武,麾下猛将如云,数十万锐士,早已不是以前的宋人。 三千甲士纵横江淮,还有余力。 皇帝这是从哪里来的自信?没有睡醒,还是饮酒过度? 实话实说,以宋军目前的战力,不要说三千甲士,就是三万,甚至是三十万,也不一定能纵横江淮,哪里来的余力?
“两位相公所言甚是!臣附议!” 参知政事赤盏合喜出班奏道,让御座上的完颜守绪脸色更加难看。 “臣附议两位执政,陛下慎思!” 蒲察官奴也改了口,不再坚持刚才的主战观点。 刚才只不过附和皇帝,真要弄巧成拙,让他去攻打宋军,他还真没有皇帝的这份自信。 “朕也想厉兵秣马,好好地恢复国力,以备再战。但是,宋人会给朕这个机会吗?万一宋军来攻,又该如何?” 完颜守绪沉下脸来,心头沮丧。 君权不振,作为大金皇帝,他依然要和士大夫共治天下,何其悲哉! 反观隔壁的大宋,赵竑乾坤独断,大刀阔斧,满朝士大夫,谁敢挑刺? “陛下,我军可募兵练兵,整兵待战。并遣使出使宋国,吊唁宋国太后。可以让出陕西为由,与宋皇达成和议,得稍刻安宁,以图恢复。” 皇帝不再坚持,张天纲松了口气,跟着继续奏道。 “臣附议张相公!” “臣附议!” 殿上的大臣们纷纷上奏,赞成张天纲也是~的谏议。 “既然如此,哪位卿家愿意去出使宋国,促成和议?” 完颜守绪的目光,搜索到了殿中的张天纲身上。 关键时候,他还是更相信老人。 “陛下,老臣愿意出使宋国,尽力促成和议,为我大金国分忧。” 张天纲不得不站了出来,持笏奏道。 说实话,如今大宋攻城略地,兵锋正盛,他去了又能如何? 要知道宋金世仇,宋人不可能退让。尤其是宋皇赵竑冷酷无情,每一次出使,他都能感觉到赵竑的态度变化。 “那好,张天纲和李蹊去一趟宋境,吊唁宋故太后,再探一下宋皇的态度。” 完颜守绪皱着眉头离开,再也没有呆下去的兴趣。 宋人,真的是如此动物凶猛吗? 心事重重回到后殿,完颜守绪不安地在殿内走来走去,心头的烦躁依然难以消除。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励精图治,鞠躬尽瘁、如履薄冰,得到的却是如今夕阳西下的无奈结局。 时也,命也! “陛下,国事如此,稍安勿躁。” 徒单皇后进来,劝慰着完颜守绪。 宋军如日中天,正如靖康年间的金军、如今的蒙军,若不是宋故太后杨桂枝病逝,恐怕宋军已经直取三京了。 大金国,也恐怕已经亡了。 “不管是宋军还是蒙军,都是我大金的死敌。如果有一天宋军兵临城下,朕绝不会摇尾乞怜。宋徽宗父子那样苟且偷生,朕做不到。” 完颜守绪的落寞看在眼中,徒单皇后心里难受,落下泪来。 “陛下,如果真到了那一天,臣妾绝不会丢下陛下独活!” “皇后,委屈你了!委屈了孩子们!” 知道妻子的刚烈,完颜守绪动情地说道。 宋金世仇,绝没有调和的余地。国仇家恨,一旦宋军讨伐,必定是国破家亡,后果不堪设想。 “陛下,没有什么委屈。身为大金皇室,一出生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陛下,事已至此,还是向前看吧。” 徒单皇后平静地说道。 如今的形势他也明白,宋军都能击败纵横天下的蒙军,金军自然不是宋军的对手了。 “皇后,多谢你。朕知道了。” 夫妻二人温馨相拥,一旁侍立的宦官和宫女们,个个都是不安。 皇帝皇后夫妻性烈刚猛,可以殉国,但他们这些下人又该如何?谁又会在乎他们这些普通百姓的死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