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变味的三峰山之战 (第2/2页)
!所有人,撤往钧州!” 完颜合达大声呐喊,荒野上号角声大作,完颜合达和失魂落魄的移剌蒲阿一起,带领左右骑兵,一起向东南钧州方向逃去。 “完颜陈和尚的忠孝军!” 一处高地上,看到金军骑兵义无反顾向蒙古骑兵大阵冲击,金军骑阵严整,人人都是貂领花帽,双方一次次的冲阵,拼杀激烈,双方都是人仰马翻,蒙古骑兵死伤无数,窝阔台不由得红了眼睛。 “口温不花和史天泽追击金军步兵,忒木台和阔烈坚,两个万人队,一定要把忠孝军留下!” 忠孝军勇悍善战,天下闻名。完颜陈和尚曾率400骑于大昌原大破蒙古军8000之众,后相继在卫州、倒回谷等地击败蒙古军,可谓蒙古大军的死敌。 今日一战,务必把完颜陈和尚留下,灭了忠孝军这支金国最后的精锐。 窝阔台军令传下,蒙军万骑毕发,由雪野上四处集结,直奔完颜陈和尚的忠孝军骑兵。双方剧烈冲阵,一次又一次,栽下马者无数,雪原上到处都是人马的尸体,鲜血染红了一片片雪原。 号角声不时响起。一队队的蒙古骑兵加入战团,一队队的金军骑兵涌入战场,令人窒息的冲阵似乎永不停止。偌大的雪原上,方圆数十里,人马尸体密密麻麻,横七竖八、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头。生者还在舍命拼杀,伤者在冰冷的血泊中蠕动惨叫,无人问津,鹅毛般的大雪纷纷落下,一会就在尸体上和伤者上面盖了厚厚一层。 恶战持续,蒙金双方骑兵大大小小冲击了十几次。一方挟兵威,誓要灭了对方;一方存亡一线,困兽犹斗。双方犬牙交错,死战不退,都是杀红了眼。 雪原上大雪纷飞,战场上血rou横飞、人人狰狞,犹如猛兽般撕咬,生死就在一瞬间,窝阔台冷目而视,他的子侄贵由、阔出、蒙哥、忽必烈们,个个都是变了脸色。 都说金人孱弱,怎么会两军对峙,蒙古铁骑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却不能让对方屈服? “大汗,这损伤也太大了!” 塔察儿,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的侄孙、怯薛军的千夫长,骁勇善战,杀人如麻,也被眼前的惨烈震撼。
“这样打下去,不知要死伤多少勇士啊?” 蒙哥、托雷的长子,蒙古国王室年轻一代的佼佼者,看得也是心惊rou跳。 这哪里是打仗,这简直就是拿人命填坑,看谁死的人更多,谁第一个撑不住而已。 “我们的西路大军,怎么还没有到啊?” 眼看着血腥的冲杀之下,一个个千夫长百夫长或死或伤,伤兵满营,托雷的四子忽必烈脸色煞白,嘴唇哆嗦,可见内心的挣扎。 “怕什么?没见过死人?” 黄金家族的年轻一代人人心惊,窝阔台看了自己的侄子们一眼,面色一沉。 “塔思,你带两个千人队再冲一冲。完颜陈和尚没有多少骑兵,撑不了多久。” 塔思是四杰之一木华黎的孙子,也是怯薛军的千夫长之一,兴奋领命而去。 随着两个精锐蒙古千人队加入战团,雪原上的恶战更加惨烈,蒙古骑兵越战越勇,忠孝军骑兵越来越少。终于,又一次破阵而出,金军吹响了号角,完颜陈和尚带领不足千余残骑,向着东南方向逃去。 “想逃?全军追击!” 窝阔台传令下去,蒙军同样号角声动,蒙古骑兵四面八方围追堵截,要把忠孝军骑兵斩草除根。 终于,双方冲杀数次,忠孝军骑兵不断减少,最终被蒙古骑兵们斩杀殆尽,仅有数骑远远逃去。 “大汗,完颜陈和尚阵亡了!” 贵由打马过来,浑身鲜血,兴致勃勃向窝阔台禀报。 “让史天泽厚葬他。全军向东,追杀金军!” 窝阔台点点头,蒙古大军纵横驰骋,向着东南而去。 完颜合达带着溃军东南方向而去,行到一半,眼看甩出了蒙古大军里许,完颜合达忽然停下。 “合达,你要干什么?” 移剌蒲阿勒住战马,狐疑地问道。 “移剌蒲阿,你带骑兵向汴梁城撤,我带一千骑兵和步兵去钧州。钧州城墙矮破,恐怕撑不了多久。汴梁城,就靠你了!” 完颜合达看着眼眶潮湿的移剌蒲阿,怒吼道: “还不快走!大金国就靠你了!” “合达,你保……重!” 移剌蒲阿调转马头向北,热泪盈眶,忠孝军骑兵们纷纷打马跟上。 完颜合达看着雪花中众骑逃去的背影,毫不犹豫,打马向东。 “全军跟上,去钧州!” 雪野上,金军溃兵蝗虫一样四散逃窜,他们六神无主,无头苍蝇一般,不断被蒙军追上,不断被刺死砍杀砸翻,没有几人反击。 蒙古骑兵四处追杀,持续了几个时辰。窝阔台的中军跟随金军溃军,一路追杀到了钧州,沿途尸横遍野,眼看着钧州城的城门缓缓关上。 “围了钧州城,汉军攻城,骑兵继续追杀溃军!” 看着破烂不堪的钧州城墙,窝阔台断然下了军令。 这一场恶战,金军主力被歼,入城者恐怕不过两三万人。钧州小城,粮草肯定匮乏,这么多金军,吃喝拉撒都是问题。 到时候围城打援,抛石机一顿乱砸,破城还不是易如反掌。 逃至三峰山山腰一处山洞中的武仙,目睹了雪原上惨烈的屠杀场面,直到蒙古大军追杀金军东去,直到雪原上恢复了寂静,直到天色全黑,四野寂然无声,这才从山洞里钻了出来。 他看了看尾随的亲兵,不过四五十人。 “真惨啊!” “兄弟们,都死了!” 亲兵们唉声叹气,武仙脸色一板。 “鞑靼大军也是死伤不少。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要说丧气话!” 他上了马,指了指南方。 “从西面下山,回南阳!” 溃军四面八方,应该能收集个万千人吧。重整旗鼓,再卷土重来,也许大金国还有一线生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