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临安 (第2/2页)
李惟名心头难受,想要阻止,李睍已经一饮而尽。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最是仓皇离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德任眼泛泪花,喃喃自语,吟了出来。 李德任和李睍告辞离开,李惟名看着他们的背影,心头充满了苦涩和悲伤。 她立起身来,不知不觉来到了湖边,湖水碧绿,岸边犹有参差不齐的冰碴子。 要是跳下去,是不是就一了百了,再也没有什么故国,也没有了什么烦恼? 李惟名在后苑落寞的时候,大宋太后杨桂枝所处的慈宁宫,此刻却是另一种热闹景象。 大宋太后杨桂枝、皇帝嗣母沂王妃俞氏、太妃阎美人,太妃钟夫人。 另有大宋皇帝的德妃周秀娘、婕妤贾似锦、美人张翠珠,以及年幼的皇子公主们,一众宫女宦官,众人都是面露喜色。 大宋太后杨桂枝,已经是古稀之年,但仍面色红润,精神矍铄。 年纪虽然大了,杨桂枝也变得更加慈祥。 “太后、老王妃、太妃,我大宋王师大破鞑靼大军,恢复陕西,恭喜啊!” 周秀娘笑意盈盈,和贾似锦等年轻一辈,一起向杨桂枝等人行礼。 “同喜!同喜!” 杨桂枝坐在居中的椅子上,满脸微笑,轻轻点头。 那个自以为是的家伙,竟然真的成功了! “太后,老王妃,太妃,金人只剩河南一地,我大宋王师恢复中原,指日可待!” “太后,老王妃,太妃,鞑靼都被我大宋王师打的溃不成军,何况金人。我看用不了多久,你们就能去东京城游玩了!” 贾似锦和翠珠一前一后,喜滋滋说了出来。 “太后,老王妃,太妃,到时候你们乘蒸汽船去,又快又不颠簸,几天功夫就到东京城了,一点也不劳累!”
有宦官乖巧地插话进来。 杨桂枝和俞氏等人都是连连点头,笑容可掬。 蒸汽船她们坐过,日行千里,就是冒的黑烟有些不雅。 “王师大捷,举国同庆。今天在场的所有人,每人赏钱50贯,老身自己破费!” 杨桂枝笑呵呵说了出来。 “多谢太后赏赐!” 殿中所有人都是欣喜,一起向杨桂枝谢恩。 “既然太后开口,我也加30贯,在场人人有份。” 沂王妃俞氏,笑着说道。 “我二人每人加10贯,锦上添花,凑成100贯。” 太妃阎美人和太妃钟夫人接着开口,殿中一片喜气洋洋。 杨桂枝的目光扫过众人,忽然问道: “李贤妃没来吗?” “回太后,李贤妃的兄长和叔父来了,想必是因为汉中大捷的消息。” “还是故国情深啊!” 杨桂枝轻轻点了点头,目光转向的杨意的女儿赵欣,也是她的侄孙女。 “杨贵仪呢?欣欣,你娘呢?” “太后,我不知道,娘已经好些天没回来了。” 赵欣小声说道,委委屈屈,眼泪流了出来。 “欣欣,不哭。乖!” 周秀娘安慰着赵欣,赶紧打起圆场来。 “太后,jiejie只是出去玩几天,散散心,很快就会回来。” 周秀娘话音未落,外面已经响起了杨意的声音。 “姑姑,我来了!是不是官军大捷的消息传来了?” 众人让开,杨意进来,给杨桂枝等人见礼,俏脸红扑扑,酒气扑鼻。 “你到哪儿去了?孩子也不管。你脸怎么这么红?” 闻到杨意身上的酒气,杨桂枝脸上的喜色荡然无存,一张脸立刻沉了下来。 “我只是饮了一点而已。姑姑,你何必发那么大的脾气?” 杨意满面通红,想要去拉旁边的女儿,赵欣却往前,躲入了沂王妃俞氏的怀中。 “过来!” 或许是喝了酒,杨意眼睛一瞪,过去就要拉女儿回来。 “放肆!你看你什么样子?大白天的饮什么酒?连孩子都避着你,还有个当娘的样子吗?成何体统?” 杨桂枝一拍桌子,怒声说了出来。 “太后,消消气。算了,算了!” 众人纷纷劝起了杨桂枝。 “装什么装,我看你们都没安好心,都想看我的笑话!” 当众被姑姑羞辱,杨意拉不下脸,转过头喝斥起旁边打圆场的众人来。 “你放肆!你眼里还有我这个……” 杨桂枝怒气勃发,拍桌而起。 “好了,你也别骂了,我不碍你的眼了,我走!” 杨意掉头就走,头也不回。 “杨意,你……你……” 杨桂枝气血上涌,猛然一阵晕眩,站立不稳,就向后倒去。 “太后!” “快去叫太医!” 看到昏迷过去的杨桂枝,周秀娘等人纷纷大喊了起来。 太医们赶来,查看了病情,都是摇头。 杨桂枝古稀之年,这一动怒,恐怕是无力回天了。 “这可怎么办?” 周秀娘等人都是傻了眼睛。 “这是国事,只能向陛下通报。无论如何也得让皇帝回来,见太后最后一面!” 俞氏无奈,只能做了决断。 大宋以孝治国。大宋太后病重,大宋皇帝如果不回来尽孝,又岂能让天下人信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